中美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的竞争与合作
本文选题:网络空间治理 + 中美关系 ; 参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就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发展,而网络空间,就是构筑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之上的,能够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服务的虚拟空间。随着全球的数字化时代浪潮,网络空间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五疆域”,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无论从互联网使用率和普及率,还是从网络技术发展水平来说,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中都属于大国,互联网对于两国的发展和稳定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网络空间也是中美战略博弈的较量场,随着军事化的倾向的加强,网络空间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处战场。由于两国所代表的不同治理理念和主张,以及治理模式,即“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和政府主导下的多边模式,也成为网络空间治理行动难以统一,共识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在具体议题上,中美两国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还存在诸多分歧。由于网络空间的独特属性,网络空间治理又有别于其他问题,故而传统路径显得捉襟见肘。本文利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复合体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宽度”、“深度”、“组合体”和“履约度”四个角度对技术层面的ICANN管理权治理,以及行为规范层面的网络战议题和网络间谍议题进行分析,从中寻找中美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和契合点,以及中美在目前进展缓慢的治理进程中如何寻得突破口。通过分析发现,“宽度”和“深度”程度较低的议题,中美的合作空间越大,由此得知中美合作的方向,应当是网络空间治理中尚未建立规则和规范的领域。也就是说,“建章立制”不仅是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发展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也是中美目前合作空间最大的领域。事实证明,通过协调合作机制、平衡双方利益,中美确实可以在此类议题中积极合作,例如网络间谍活动方面。网络空间治理进程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十分巨大,中美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强双边关系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可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进程的发展。除此外,通过分析在这些议题中的双边互动模式,中美可以寻找到治理网络空间的最佳路径,并且,双边关系也得以在治理进程中进一步夯实。
[Abstract]:Since the birth of the Internet, it has developed at the speed of geometric progression, and cyberspace, which is buil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can provide services for human social activities. With the global digital era, cyberspace has become the "fifth territory" in human history and an important field of global governance. Bo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elong to a large country in cyberspace, both in terms of the utilization rate and popularization rat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Interne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two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cyberspace is also the contest field of Sino-American strategic game.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militarization tendency, cyberspace may become another battlefield in human history. Because the two countries represent different governance ideas and ideas, as well as the governance model, that is, the "multi-stakeholder" model and the multilateral model led by the government, it is also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the cyberspace governance action is difficult to unify and the consensus development is slow. On specific issue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of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reasons,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erences. Because of the unique property of cyberspace, cyberspace governance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roblems, so the traditional path is overstretched.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complex theory of global cyberspace governance mechanism to govern the ICANN management power at the technical level from the four angles of "width", "depth", "combination" and "performance degree". It also analyzes the issues of cyber warfare and cyber espionage at the level of code of conduct in order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and points of converg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se issues, and how to find a breakthrough in the current slow progress of governa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greater the cooperation spa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lower the degree of "width" and "depth" is, the direction of Sino-American cooperation should be the field of cyberspace governance that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rules and norms. That is to say, "establish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is not only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governance, but also the largest area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t present. It has proved that by coordinat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n indeed actively cooperate on such issues, such as cyber espionage. The process of cyberspace governance has a great impact on Sino-US relation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eld of cyberspace governance can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bilateral relations,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cyberspace governance process. In addition, by analyzing bilateral interaction patterns in these issue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n find the best way to govern cyberspace, and bilateral relations can be further consolidated in the governance process.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22.371.2;TP393.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靓;;从追随者到弄潮儿——浅析六十年来青年通讯方式的变迁[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2 张宏;如何应对网络“垃圾”[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3期
3 孙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特点和防控[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4 史欣;;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背后[J];教育;2009年16期
5 田保传;;试论网络环境与当代青年互动的不对称性[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年06期
6 宣海林;;网络法制在美国 人肉搜索、馒头血案、微软黑屏及其他[J];中国审判;2009年03期
7 谢勤芬;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3期
8 吴波;网络不良资讯泛滥的原因探析及防范建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3期
9 耿依娜;网络对青年人性发展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梁彩花;潘红星;;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山林;;论青少年网络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卢锦君;朱振祺;;上层站解决高层网络问题的方案分析[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8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9年
3 王勤明;劳侠;;人的健康发展——网络时代遇到的重要课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吴庆;;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公共治理——世界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彤;丁雷;;基于实名制的网络空间净化与管理策略探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6 张翼;张艳丽;周猛;;如何迅速发现网络的问题、正确诊断并有效解决[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玉林;;我省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问题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龚文新;;打造高效简单的OTN运行维护维[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杨成伟;;CDMA EVDO网络优化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任修良;;论网络犯罪的社会治理与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韩国记者 薛严;安全的网络让世界更幸福[N];科技日报;2013年
2 黄昕;致“网”而不致于“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李林德邋李彦敏;两位全国政协委员痛斥不良网络“数宗罪”[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楠;让网络问题无处遁形[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5 杨晓龙;网络文化的三个认识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通讯员 王丽莉 记者 王萍;安徽移动网络投诉分级管理见成效[N];人民邮电;2003年
7 刘冬梅;让孩子赢在网络时代[N];天津日报;2010年
8 本报驻英国记者 刘海英;网络战争还不会发生[N];科技日报;2011年
9 董迎春;网络问题折射的还是社会问题[N];工人日报;2003年
10 记者 许栋诚;外交部:中方希望有关方面停止炒作网络问题[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峰;网络对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宋文轩;不正当网络删帖行为的法社会学思考[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3 孙艺轩;我国网络舆论及优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4 阮锋;网络问题的治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5 王佳茵;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论暴力及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6 王天禅;中美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的竞争与合作[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7年
7 任莉莉;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刘悦;论网络中的诉诸战争权及交战规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周霞;论网络舆论暴力的伦理规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10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98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79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