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理性差异与联盟逻辑:一种判断联盟粘度的新框架

发布时间:2018-04-27 07:16

  本文选题:联盟逻辑 + 工具理性 ; 参考:《学术交流》2015年05期


【摘要】:构建联盟的逻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工具理性和欧式古典地缘政治理论为基础的权力均势,另一种是基于价值理性和美式新地缘政治理论为基础的身份认同。在信任度层面,工具理性构成的均势联盟其内部粘度和互信程度可能会低于基于价值理性而形成的联盟。尤其是奉行工具理性结成的联盟国家间往往会在共同的对手出现明显的败迹之前,突然增加彼此内部的防范,并可能随着共同威胁的瓦解而迅速转向防范或敌对。同时,基于工具理性或功利主义逻辑构建的联盟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有着更强烈的"搭便车"的动机和理由,盟主不得不出于均势理由而为大部分公共开支买单,其成员国之间承担公共产品开支的意愿小于价值理性联盟。
[Abstract]:The logic of constructing allia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ne is power balance based o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European classical geopolitical theory, the other is identity based on value rationality and American new geopolitical theory. At the level of trust, the internal viscosity and the degree of mutual trust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alliance formed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may b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lliance based on value rationality. In particular, alliances formed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end to suddenly increase their internal defences before their common adversaries fail, and may quickly turn to prevention or hostility with the collapse of common threats. At the same time, the alliance based on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or utilitarian logic has a stronger motivation and reason for "hitchhiking" 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and the leader has to pay for most of the public expenditure out of the reason of balance of power. Its member states are less willing to pay for public goods than value union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8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岩;邓伯军;;试论政治哲学视域中的价值理性[J];哲学研究;2009年06期

2 朱金奕;;建设80后现代社会正确价值理性[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3期

3 陈娟;价值理性重构:建立国民法律信仰的必由之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龙菊芳;秦金桃;;价值理性弱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的提升[J];传承;2014年05期

5 李仁武;文化力建设的价值理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自觉[J];探求;2004年03期

6 王冬梅;;形象经济时代与价值理性迷失——从人到物“过度包装”的背后[J];理论导刊;2012年06期

7 唐凯麟;市场经济·人文价值·时代主旋律[J];学习导报;1996年02期

8 王炳书,张玉堂;价值理性简论[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程伟礼;马丽雅;;核心价值观:养成价值理性的心理建设[J];学习月刊;2014年09期

10 张建功,薛晓萍,肖俊涛;思想政治工作应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完美结合[J];探索与求是;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成敏;;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胡显章;;促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张永青;李允华;;浅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与整合[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刘七生;程倩;;教育的本质:价值理性的传承——论“学习社会”对高校教育创新的启示[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罗永仕;;“造物”工程的社会合理性阐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倪京帅;;中国体育数字崇拜的嬗变:由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A];第四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陆贵山;;文学与先进文化[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宋继新;赵永平;;论人在竞技中的解放——奥运对教育和秩序的追求[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鲍宗豪;;“科学发展”的逻辑意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 学生 杨朝清;见义勇为的价值理性与年龄区分[N];长江日报;2013年

2 张伟胜 衢州学院;对重建当代价值理性的几点思考[N];衢州日报;2012年

3 钟祥财(致公党);推进碳排放交易需要价值引领[N];联合时报;2011年

4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安心 刘拴女;呼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质量观[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鲍宗豪;坚持“科学发展”的理性精神[N];文汇报;2007年

6 翟振明 (作者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百年启蒙中的几个重大偏差[N];南方周末;2007年

7 叶雷;在追求工具理性时千万不能忘了价值理性[N];上海证券报;2014年

8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 刘诚;《劳动合同法》的重要理论价值评析[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9 贵州康宁大众医药有限公司 刘景军;学习科学发展观 铸社会主义理想信念[N];六盘水日报;2009年

10 北京大学教授 王建国;结构理性及其特点[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2 袁建新;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谢行宽;信用与理性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贾s,

本文编号:1809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09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