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SWOT分析视角下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诉求

发布时间:2018-05-11 00:26

  本文选题:中国 + 印度洋地区 ; 参考:《学术探索》2014年06期


【摘要】:印度洋地区已经成为关乎中国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海外贸易通道安全等诸多重大战略利益的核心地区。伴随着印度洋战略地位的提升和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将同步上升,如何维护和实现中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实现在印度洋地区诸多利益诉求的优势、劣势和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研究,以图分析、总结出中国实现和维护在该地区利益诉求的发展战略。
[Abstract]:The Indian Ocean has become the core of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energy security, security of overseas trade channels and many other major strategic interests.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Indian Ocean strategic pos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pen economy, China's strategic interests in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will rise simultaneously. How to maintain and realize China's strategic interests in the region has become a crucial issue.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China's realization of many interests claims in the Indian Ocean by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and sums up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real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erest demands in the Indian Ocean region.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GJ005)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娟;;印度的印度洋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年02期

2 王德华;;试论中国的“和谐印度洋战略”[J];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3 楼春豪;;印度洋新变局与中美印博弈[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金华;潘华凌;;“公民社会”的文化解读与政治风险[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罗颖;;浅议和谐社会建设中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制度改革[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车辚;;印度洋的战略地位及与中国国家安全的关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张践;;如何看待当前的“儒学复兴”[J];成人高教学刊;2010年05期

5 李克敏;;试论和谐社会中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意蕴[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6 白淑杰;;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发展趋势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7 齐亚青;焦伟;;公安机关非正式制度变迁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野[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齐亚青;焦伟;;关于公安机关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几点思考——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野[J];公安研究;2009年08期

9 李娜;张祖品;祝茑茑;;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理[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1期

10 王琳;宋晓辉;;论城市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实现途径[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践;;论政教关系的层次与类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黄岩;;促进国家认同,构建和谐多民族国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3 冯晓岗;;法治情境下公民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实现形式探析[A];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强华;张继平;;历史与现实:中日海权战略之比较[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5 罗德希;;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与新中国的海权维护[A];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之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2 苏小兵;中学地理电子教学地图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薛晨;美国海权研究:成因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4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廖扬丽;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张恒龙;转型期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7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8 石家铸;海权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6年

9 余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厦门湾的历史变迁[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王静;梦想与现实[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D];湘潭大学;2010年

2 贺文娜;我国官员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潘虹;专法管理涉外海洋调查,切实维护中国海洋安全[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杨莉;试论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改革[D];南昌大学;2010年

5 张加河;英法两国的海上争霸(1688-1815)[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宇;论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谭天宇;卫国战争前苏联远东海军建设及其意义[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陈阁;和谐社会视域中当代中国法治文化的生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琴;晚清海权观念的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宛敏华;西北地区留守妇女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正泉,徐之明;中俄印三国走向三边合作[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杨金森;50年,中国要建海洋强国[J];海洋世界;2004年01期

3 时宏远;;印度的印度洋安全战略[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刘新华;;论中印关系中的印度洋问题[J];太平洋学报;2010年01期

5 马加力;徐俊;;印度的海洋观及其海洋战略[J];亚非纵横;2009年02期

6 张文木;世界霸权与印度洋──关于大国世界地缘战略的历史分析[J];战略与管理;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灵;;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分析[J];国际观察;2007年03期

2 肖刚;;千年中国与百年美国:中美关系三十年[J];战略决策研究;2010年01期

3 李晓郛;;论当今中国的国家定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4 田德文;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利益情结[J];中外管理导报;1996年04期

5 孙泽伟;李娜;;稳步推进的中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李忠林;;新时期中国在缅甸的战略利益及挑战[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马小军;;中东稳定是中国战略利益所在[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3期

8 付吉军;克林顿第二任期内的对非政策[J];西亚非洲;2001年06期

9 卢兵彦;;从大陆到海洋——中国地缘政治的战略取向[J];太平洋学报;2009年05期

10 虞峻;“单极独霸”与美国战略利益的得失——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在当代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林晓光;;推进中日关系发展,,促进历史问题解决[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2 沈济时;;试论邓小平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战略和策略方针[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高兰;;历史问题与中日危机管理中的美国作用[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4 钮汉章;;相容:超越零和的有序竞争——政治发展视角下的21世纪大国关系走势[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孙云;;美日台海政策新动向[A];2006海峡两岸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6 朱鸿博;;在亲美独裁者与自由理想之间:冷战时期美国拉美外交政策的悖论(简略稿)[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栾景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比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锦前;;从费尔干纳到瓦济里斯坦——中南亚恐怖新高危地带评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徐强;;解读邓小平发展中美关系大局思想[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春顶;美国“糖衣”外交有诉求[N];上海金融报;2009年

2 华东师范大学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冯绍雷;又一个棋子[N];东方早报;2010年

3 记者 廖政军;中印友好合作符合两国长远与战略利益[N];人民日报;2010年

4 伊藤刚;日媒:中日对立符合美国战略利益[N];国防时报;2010年

5 记者 杨讴;胡锦涛会见美国参议院临时参议长[N];人民日报;2006年

6 刘军红;中日进入战略互惠新时空[N];中国经营报;2007年

7 杨鸿玺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地区因素影响奥巴马的阿-巴新战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赵可金;中国应着手考虑调整对美战略[N];东方早报;2009年

9 记者 李诗佳;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N];人民日报;2010年

10 ;陈炳德会见新加坡副总理[N];解放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淑令;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政策研究(1967-1988)[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帅;国家间战略信任产生与破坏的原因探析[D];外交学院;2013年

2 杨永斌;冷战后美国在台湾的战略利益[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刘颖;论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异同[D];南昌大学;2013年

4 刘倩;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5 谭笑;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耿艳;冷战期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张文伟;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战略利益分析[D];外交学院;2005年

8 黄超;中国的中亚战略分析[D];湘潭大学;2006年

9 马娟;冷战后美国中亚战略的调整及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10 于兴卫;论中苏同盟的破裂[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本文编号:1871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71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7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