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国家形象与中国崛起——论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塑造
本文选题:国家形象 + 中国话语 ; 参考:《理论月刊》2017年01期
【摘要】:中国的崛起并没有带来话语的崛起,话语中的"中国"已经沦为单向度的工具性存在,失去了价值性的维度。"唱衰"和"捧杀"中国的论调成为国际话语舞台的"主角","真实"中国的声音变得微不足道。究其原因,是中国话语本身的缺席、话语权力的羸弱、话语表达的不当以及话语主体的单一。因此,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打破西方话语霸权,用好国际表达,并协力发声,用中国话语说真实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
[Abstract]:The rise of China has not brought about the rise of discourse, "China" in discourse has been reduced to one-dimensional instrumental existence, losing the dimension of value. The theories of "singing bad" and "holding and killing" China become the protagonists of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stage, and the sound of "real" China becomes insignificant. The reasons are the absence of Chinese discourse itself, the weakness of discourse power, the improper expression of discourse and the singleness of discourse subject. Therefore, we should change "passivity" into "initiative", break the hegemony of western discourse, use international expression and m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speak the real China, tell the Chinese story and shape the image of China.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3-0433) 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研究
【分类号】:D8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颖;赵伟涛;王志章;;全球金融风暴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提升的策略研究[J];求实;2009年11期
2 袁赛男;;建国以来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袁赛男;;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4 金正昆;徐庆超;;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外交新课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刘艳房;;关于新形势下中国国家形象战略问题的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门洪华;周厚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途径[J];国际观察;2012年01期
7 吴一敏;;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定位研究综述[J];经济师;2012年05期
8 关世杰;;美、德、俄、印民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问卷调查分析(下)[J];对外传播;2013年01期
9 周庆安;;读懂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脉络和外延[J];中国记者;2013年02期
10 赵彦华;;中国国家形象排名下滑——关于国家形象的实证分析[J];社会观察;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欣路;;中阿经贸中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A];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号(总第8期)[C];2011年
2 ;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012[A];公共外交季刊2012冬季号(总第12期)[C];2012年
3 倪建平;;关于中国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理论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4 赵磊;;对中国形象的复杂认知和应对之策[A];公共外交季刊2011春季号(总第5期)[C];2011年
5 吴嘉蓉;;试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兼析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机遇[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欢迎使用“察哈尔-华通明略”国家形象调查平台[A];公共外交季刊2013春季号(总第13期)[C];2013年
7 陆小黑;;中国武术:塑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王婉婉;;国际视野下中国国家形象的“整合传播”之道[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谷晓江;徐英;;中国国际现代化与中国国家形象定位[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雷;中国“龙”形象不是为西方存在[N];中国审计报;2006年
2 周虎城;传播中国国家形象需要记者转型[N];南方日报;2010年
3 吴旭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兼职教授;为中国国家形象的现代性做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评论员 高初建;我们需要什么形象[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5 杨川梅;打造国家形象是个长期系统工程[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记者 荣娇娇;“中国国家形象片”纽约闪亮登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赵磊 卢雅君;中国形象以及国际印象[N];学习时报;2012年
8 驻京记者 杨春;逾三成海外民众认为中国人“幸福”[N];南方日报;2012年
9 县祥 柯健;汶川大地震:重塑中国国家形象的新契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任思蕴 实习生 谢秉强;国民心态的“韬光养晦”更为重要[N];文汇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赛男;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王珏;权力与声誉[D];复旦大学;2006年
3 刘艳房;中国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利益实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阳;“夫人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D];延边大学;2015年
2 陈留俊;海外中国文化年与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3 卢茜;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乐双;《中国国家形象—角度篇》和《列国图志:中国》的影视话语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伊凡;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有效途径[D];吉林大学;2016年
6 郗佼;哈萨克斯坦主流网络媒体中社会维度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欢;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海罡;埃及《第七日》网站新闻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年
9 邹晨雅;探析韩国纪录片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西南大学;2016年
10 窦喜梅;在滇泰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D];云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87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8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