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奥巴马政府的中亚政策
本文选题:奥巴马政府 + 中亚 ; 参考:《外交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亚位居亚欧大陆的核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冷战结束后,中亚因其独特的战略位置和丰富战略资源引起世界的广泛瞩目,,苏联解体使美国得以将中亚纳入外交政策视野,并凭借自身的优势开始向这一“权力真空”地带渗透。美国对中亚国家的兴趣最初来自能源,后来由于该地区的地缘政治价值的增长,以及“9·11”事件的发生,美国更加紧了对该地区的介入。但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中亚政策随其全球战略的调整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历史为脉络,考察了冷战后美国在中亚的基本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奥巴马政府时期(2009-2012)美国对中亚政策的调整过程,总结了美中亚政策调整后取得的成果和新特点,并结合美国国内背景、地区背景揭示了影响其变化的深层原因,对美国中亚政策调整后产生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探讨。
[Abstract]:Central Asia is the core of Eurasian continent, deep inland, far away from the sea, has very important geopolitical significance.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Central Asia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 the world because of its unique strategic position and rich strategic resources.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bring Central Asia into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policy. And with its own advantages began to infiltrate into this "power vacuum" zone. U.S. interest in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nitially came from energy, and later increased its involvement in the region as a result of the growth in geopolitical values in the region and the events of 11 September. But after Obama came to power, America's Central Asia policy changed greatly with the adjustment of its global strategy. Based on histor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asic process of American policy in Central Asia after the Cold War and, on this basis,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adjustment process of US policy towards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period 2009-2012.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new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Central Asia policy adjustment, and 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background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gional background reveals the deep reasons that influence its change, and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merican Central Asia policy adjustment in an all-round way.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峰;;小布什第一任期对华安全政策探析[J];理论学习;2007年05期
2 牛长振;;评析小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的局限性[J];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09期
3 朱锋;小布什政府的朝鲜半岛政策:调整与前瞻[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3期
4 薛福康;;小布什政府将如何迈步2001年对华关系[J];党政干部文摘;2001年02期
5 刘恩东;沃尔福威茨其人[J];国际资料信息;2002年06期
6 陈锴;;“后萨达姆时代”与小布什的新伊拉克政策[J];社会观察;2007年04期
7 史卉;;论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的环境外交[J];前沿;2007年10期
8 却正强;;小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特点分析[J];考试周刊;2007年51期
9 李强;;美国小布什政府反恐战略[J];经营管理者;2009年20期
10 山丘;;“中国通”洪博培[J];IT经理世界;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罗利建;;用反克为主的错位反攻战略破美国视中国为首要敌人战略[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2 汪亭友;;如何看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形势[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健;;当前美欧关系演变规律探究[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撰稿李海东;打下伊拉克后美国只能挑战自己[N];中国经营报;2003年
2 ;欧盟新中亚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李晓春;日本 中亚政策更务实[N];人民日报;2006年
4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薛福康;小布什政府将如何迈步[N];光明日报;2000年
5 威廉·恩道尔 戴健 李峰 顾秀林 译;“大中东”狼烟四起[N];中国工业报;2011年
6 朱俊生;小布什政府健康保险改革述评[N];中国保险报;2004年
7 罗余才;斗争中的发展[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廖勤 安峥 张全;沧桑十年,“9·11”带来哪些改变[N];解放日报;2011年
9 加伦·卡彭特;美国应尊重俄中“势力范围”[N];国防时报;2010年
10 赵穗生 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中美合作中心执行主任 张小溪 采访整理;美国:称霸之路走不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育群;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1979-2002)[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秀丽;浅析小布什的中亚政策[D];外交学院;2012年
2 魏丹丹;试析奥巴马政府的中亚政策[D];外交学院;2012年
3 王新颖;试论小布什政府中亚能源战略及影响[D];河南大学;2012年
4 李瑶;奥巴马对小布什“以信仰为基础的倡议”之继承与发展[D];复旦大学;2010年
5 马瑞娟;小布什的中东民主战略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童彦;论小布什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D];暨南大学;2009年
7 张晖;小布什政府的东北亚安全战略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8 宋雨星;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后俊;德国中亚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潘开;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94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89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