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地缘政治的嬗变与巨型边缘地带强国的机遇
本文选题:经典地缘政治 + 强国兴衰 ; 参考:《东北亚论坛》2017年04期
【摘要】:英美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缘起于19世纪后半期的英俄亚洲博弈,但它存在两个严重的缺陷,因此尽管该理论有着一定的解释力和政策参考价值,但它却并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近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历史事实。实际上,自拿破仑战争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并非总是海陆两极式的经典地缘政治格局,它有时还是多极或三极式的。所谓三极,即是指海上霸权国、枢纽地带强国和边缘地带强国三强并立的格局。近现代史上的欧洲传统边缘地带强国从未能成功地崛起为全球性强国,而经典地缘政治格局也往往形成于海陆强国联盟对边缘地带强国高强度的反制斗争中。导致欧洲传统边缘地带强国崛起失败的原因既在于边缘地带强国的地缘政治条件和政策选择,又在于海上霸权国、枢纽地带强国以及其它次级强国的内外形势和对外政策,而前者是主要原因。联系理论、历史经验与当前的形势,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后经典地缘政治时代下的七大有利条件为中国这个新兴的巨型边缘地带强国的继续崛起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机遇。
[Abstract]:Anglo-American classic geopolitical theory originated from the Anglo-Russian Asian gam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but it has two serious defects, so although the theory has some explanatory power and policy reference value, However, it can not reflect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attern in modern times. In fact, since the Napoleon War,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attern is not always the classic geopolitical pattern of sea and land polarity, it is sometimes multipolar or tripolar. The so-called Tripole refers to the pattern of sea hegemony, hub power and marginal power standing side by side. In the modern history, the European traditional marginal powers have never been able to rise to global power successfully, and the classical geopolitical pattern is often formed in the high-intensity anti-control struggle against the marginal countries by the alliance of the sea and land powers. The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of the rise of the European traditional marginal powers lie not only in the geo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policy choices of the marginal powers, but also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ituation and foreign policy of the maritime hegemony, the hub region and other secondary powers. The former is the main reas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eopolitics, the seven favorable conditions in the post-classical geopolitical era provide a relatively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continued rise of China, a new giant marginal power.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
【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厅局级项目课题(2200299)
【分类号】:D81;K90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耀亮;程辉;;海湾风云的地缘政治分析[J];人文地理;1991年04期
2 杨兴礼;;九十年代中东地缘政治的因素与机制探讨[J];人文地理;1993年01期
3 葛瑞明;地缘政治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叶甫根尼·维尔林;中国——地缘政治中的一只猫 俄罗斯不应该变成中国的“小兄弟”[J];俄语学习;2003年04期
5 杨恕;中亚的地缘政治——历史和现实[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03期
6 刘波;试论20世纪中东能源地缘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徐忠;张云菊;娄大韬;;地缘政治新变化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8 张文木;;“天堂很远,中国却很近”——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互动规律和特点[J];文化纵横;2013年02期
9 张蔚斌,马磊;地缘政治与智缘政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曾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新的地缘政治战略及我国的对策[J];世界地理研究;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何奇松;;国际太空活动的地缘政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 梅新育;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越炒越离谱了[N];上海证券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张环;“多事之秋”来临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N];金融时报;2014年
3 温凯迪;招金期货:地缘政治危机趋于平静 金银价格分化到此为止[N];中国黄金报;2014年
4 主持人 范媛;地缘政治危机将全球金融拖向何方[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5 北京金汇北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曾庆龙;地缘政治事件或持续不断 金价将随之起舞[N];中国黄金报;2014年
6 程实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地缘政治动荡为何没有推高油价[N];东方早报;2014年
7 巴西坎迪德·门迪斯大学文化多样性研究所所长 因瑞克·罗德里格斯·拉雷塔;关注知识的地缘政治特点[N];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金融学博士 吴志峰;力拓“过河拆桥”背后的地缘政治[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王天龙;美国“重返亚太”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复杂[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任卫东;谁在制造东亚地缘政治地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敬东;中国与西欧关系的地缘政治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习罡华;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D];北京大学;2008年
6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8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矫正;冷战后俄罗斯南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睿君;俄罗斯地缘政治进程及其与乌克兰的关系[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刘保强;“政治性民意”的时空扩展及其地缘政治经济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方天建;冷战以来柬埔寨地缘政治变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云;冷战后泰国地缘政治中的大国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雪;苏联解体后俄印政治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暴宣麟;地缘政治视角下俄罗斯对中亚五国的政策[D];黑龙江大学;2015年
7 金哲;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维护南海国家权益的战略对策[D];延边大学;2015年
8 孟令珠;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国朝核政策[D];南京大学;2016年
9 周明;地缘政治视角下2003年以来沙特与伊朗的关系[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6年
10 孟祥芸;中亚地缘政治特点及中俄中亚战略[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14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1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