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软权力影响
本文选题:欧盟 + 气候治理 ; 参考:《复旦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冷战后世界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世界全球公共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全球所有国家,解决这些问题无法依赖传统的政策手段,而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努力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际事务的日益复杂化使得软权力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上升。 随着欧盟一体化程度的深入,欧盟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亮眼,欧盟不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她独特的影响力,而能够使欧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影响力的是在这半个多世纪中聚集起来的软权力。欧盟的软权力影响不仅表现为其作为区域一体化的表率,还表现为欧盟是许多国际制度创建者和多边主义的倡导者。欧盟在对外关系和国际事务中一贯致力于国际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创建,倡导多边协调合作,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协调和妥协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在国际议程中已经步入高级政治阶段,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对于欧盟来说,气候领域成为其展现价值观和发挥对外影响力的重要舞台,欧盟通过气候治理加强其在外交事务上的力量,提升欧盟整体的对外形象和影响力。 本文试图从软权力的视角出发,梳理欧盟在全球气候谈判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并从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坚持的规范性原则、欧盟通过联合国多边机制进行气候治理以及欧盟的气候政策三个方面来分析欧盟在这一领域中的软权力影响。
[Abstract]:The post-cold-war world is faced with more complex global public problems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problems that affect all States of the world and cannot be solved by traditional policy instruments, The efforts of one country or several countries cannot solve these proble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com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importance of soft power is risi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EU integration, the EU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visible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The EU has been exerting its unique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What makes Europe important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is the soft power that has been gathered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he soft power influence of EU is not only the exampl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but also the creators of man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advocate of multilateralism. In foreign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European Union has been committed to the cre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s, advocating multilateral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advocating the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through dialogue, negotiation, coordination and compromise.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evere challenges faced by human society. Coping with climate change has entered a high political st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agenda and become a common challenge to all mankind. For the European Union, the climate fiel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age for it to display its values and exert its foreign influence. The EU strengthens its strength in foreign affairs through climate governance and promotes the overall image and influen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ft powe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EU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climate negotiation, and from the normative principles of EU in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The EU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U soft power in this field from three aspects: climate governance through the UN multilateral mechanism and EU climate policy.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814.1;P467;X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范京;;软权力概念的争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2 赵树森;;经济视角下的软权力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亚非纵横;2007年05期
3 约瑟夫·奈,吴畏;布什软了[J];商务周刊;2005年06期
4 蔡拓;;软权力的本质规定[J];中国报道;2008年07期
5 李晓明;国家形象与软权力——论运用非军事手段维持增进国家的对外影响力[J];太平洋学报;2002年04期
6 唐信祥;如何赢得下属的认同[J];领导科学;2003年22期
7 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兰州学刊;2005年03期
8 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刘志强;刘迎;;对“软权力”概念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8期
10 李荀;;论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J];知识经济;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琳;霍滨;;浅议导入软权力塑造我国政府形象的必要性[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林祥;卞林根;;近百年来的南极绕极波现象[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冰冻圈与极地气象学[C];2011年
3 张海玲;;青海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实践探索[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4 王富华;曾新中;庞旭卿;刘建涛;;全球变暖对黄土高原地区再造山川秀美工程的影响[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马京津;张自银;刘洪;;华北区域近50年气候态类型变化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6 史明萍;;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环境风险——以气候变化为侧重[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任丽红;陈建华;王玮;孟凡;杨小阳;张仁健;;大气棕色云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进展[A];第七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张晓强;李凯;;南方冻雨的天气学特征和预报线索[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亚蒙;赵琦;王宇飞;李承森;;中国北方上新世-更新世之交干旱化事件的生物学证据[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卫;林俊;王广华;位楠楠;范雪波;耿彦红;姚剑;范雪波;耿彦红;姚剑;李玉兰;李燕;;上海市大气含碳颗粒物的污染特性[A];第七届海峡两岸气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空气污染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闻评论员 山寿;善用能源就是对全球气候的贡献[N];中国能源报;2009年
2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研究员 罗勇;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什么变化[N];北京日报;2004年
3 王英斌 编译;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加快蜥蜴种群灭绝[N];中国气象报;2010年
4 记者 卞晨光;冰岛火山喷发不会改变全球气候[N];科技日报;2010年
5 文易;当今全球气候对旅游业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3年
6 ;社会发展对全球气候及环境的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2年
7 ;海尔集团独获“全球气候奖”[N];科技日报;2000年
8 ;社会发展对全球气候及环境的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2年
9 赖栋才;且说全球气候与咱生活的关系[N];湖北日报;2009年
10 潘俊杰 李晔 李明媚;了解全球气候 实现信息共享[N];中国气象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林玲;软权力与中美文化交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6 吴晓萍;从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看大国软权力的实现[D];外交学院;2012年
7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薄燕;国际谈判与国内政治:对美国与《京都议定书》的双层博弈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9 黄小广;港美经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简军波;权力与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怡;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软权力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2 黎红霞;战后日本文化软权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孟尽美;论日本软权力中的国民意识因素[D];青岛大学;2010年
4 李晶晶;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李长治;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D];吉林大学;2011年
6 房桦;外交视阈下中国软权力的构建思路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7 王田保;中国与全球气候问题[D];外交学院;2011年
8 李学灵;全球气候政策议程设置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赵雷;合法性、话语权与外交软权力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安野;中国在非洲软权力问题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2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3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