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权力、地缘环境与地缘位势评价——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6 20:46

  本文选题:权力 + 地缘环境 ; 参考:《热带地理》2014年01期


【摘要】:权力是国际政治的一个永恒话题,然而,国际关系学对权力的研究缺乏空间维度。考虑空间距离、地缘环境(由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3部分组成)等对权力的空间制约,权力在空间的不均衡分布就是地缘位势。据此理解,文章从权力的4个来源,即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软实力和不平等相互依赖,并结合地理衰减原理构建了地缘位势评价方法。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定量评价了中日两国在钓鱼岛的地缘位势,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崛起,整体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中日之间不平等相互依赖关系的转变,至2010年中国在钓鱼岛的地缘位势已经全面超越日本。这一评价结果既可以回应国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不同声音,同时也阐释了自2012年以来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积极的处理方式。
[Abstract]:Power is an eternal topic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However, the study of pow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acks space dimension. Considering spatial distanc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omposed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and geographical structure) and other spatial constraints on power, the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space is geopotential. According to this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geo-geopotential evaluation method from four sources of power, that is, military power, economic power, soft power and unequal interdependen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geographical attenuation. Taking the dispute over the Diaoyu Island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quantitatively evaluates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China and Japan in the Diaoyu Islan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rise of China, the overall economic strength, the military strength and the unequal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By 2010, China's geographical position in the Diaoyu Islands had overtaken Japan. The results not only respond to the different opinions of Chinese people on the Diaoyu Island issue, but also explain how China has dealt with the Diaoyu Islands issue since 2012.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171097,41071100) “边疆发展与地缘安全云南省创新团队”和“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资助
【分类号】:D822.331.3;D8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西阳;李捷;;企业位势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闫素娥;;钓鱼岛问题的历史与现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如松;城市生态位势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88年01期

4 高程;;中澳双边贸易中的不对称相互依赖分析[J];当代亚太;2008年02期

5 马成三;究竟谁更依赖谁——中日贸易相互依赖关系的变化[J];国际贸易;2004年08期

6 叶江;殷翔;;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权力观之比较分析——兼谈不同权力观对当代国际格局的不同理解[J];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1期

7 贾海涛;;现实主义权力观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影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胡志丁;刘玉立;胡浩;葛岳静;;建构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以战后日本崛起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10期

9 余万里;相互依赖研究评述[J];欧洲研究;2003年04期

10 李少军;;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是什么?[J];欧洲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斌;贾雪;;以东北亚安全为视角议中国国家身份之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林钟高;于鑫;吴玉莲;;全球会计治理框架下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孙德刚 ,赵伟明;中东棋盘上的伊拉克战略地位浅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5期

5 赵葆珉;;均势外交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2期

6 邹函奇;评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李红启;孙元媚;;基于物流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铁路运输通道负荷测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隋书卿;;论冷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困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欧阳丽;;论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博弈态势的历史演进[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孟醒;张景秋;朱海勇;;设施选址问题中的基础模型与求解方法比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相林;赵宁;;基于设施选址理论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优化配置初探[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方;;关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理论探讨[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龚文庠;陈开和;;试论跨国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铮;周嵬;蔡砥;;设施区位: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5 张永义;张晓东;朱德海;;数字农业:农业产业空间分析研究基于GIS的市场域构建方法研究——以安徽省饲料企业为例[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谢坤;李资华;;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在江西省城市发展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彬;;WTO对RTAs的“适度规制论”——有关GATT第24条讨论的启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8 滕丽;蔡砥;;中国省域产业的聚集特征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徐秀军;;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文本解读与反思[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10 张雪鹏;;利益、权力、机制和认同:国际反恐合作的多维分析[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维余;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隋伟;东亚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姜星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蓓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能源外交[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陆林飞;上海市中心城区台球馆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黄晓虎;从国家利益视角浅析冷战时期中埃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丁芹伟;中苏同盟破裂原因新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安德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协调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立;影响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俞琳;影响环境议题设置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纪莹;大连市电子党务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思明;;反思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石——比较优势理论[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2 陈奉林;;日本的崛起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利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3 陈航;;海港形成发展与布局的经济地理基础[J];地理科学;1984年02期

4 顾朝林,石爱华,王恩儒;“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兼论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J];地理科学;2002年02期

5 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6 苗长虹;魏也华;;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的发展与论争[J];地理研究;2007年06期

7 梁进社;;经济地理学的九大原理[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8 樊杰;陈东;吕晨;;国际金融危机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的初探——兼论新经济地理事像研究的一个新范式[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9 段晖;论持续竞争优势与企业素质建设[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陈晓进;“国际制度”概念辨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姜建清;[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云燕;社会建构主义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悦群;可持续发展位视角内的当前中日关系[J];东南亚研究;2005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田德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观念因素不可忽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本文编号:1938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38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