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竞争”理念与金砖银行
本文选题:包容性竞争 + 金砖银行 ; 参考:《国际观察》2015年02期
【摘要】:金砖银行的成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件大事。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各种力量深度整合。国际体系发展变化的动力,由发达国家的"一元驱动"转向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共同发力的"多元并驱"格局。以此为背景,金砖银行应运而生,它的建立是金砖国家在现有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格局中奉行"包容性竞争"理念的生动体现。"包容性竞争"追求新兴国家与守成国家的共同发展,推动不同理念、不同发展模式、不同道路、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的互动和协调,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包容性竞争"不否认相互之间利益的差异,但是更强调通过协商、妥协等方式和平地解决利益冲突与各种争端;它同时也适用于处理金砖国家之间关系。在金砖银行的筹建和将来的运行中,金砖国家之间也会有分歧,但是齐心合力办好金砖银行是金砖国家共同利益之所在。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RICS Bank is a major event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fter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various forces were deeply integrated.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changed from the "monolithic drive"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the "plural drive" pattern in whic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emerging economies work together.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BRICS Bank emerged as a vivid embodiment of the BRICS 'commitment to the concept of "inclusive competition" in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global governance. " Inclusive competition "pursues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and conserved countries, promotes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countries and groups of countries with different ideas,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ls, different paths, different ideologies, and co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To achieve a win-win outcome. " Inclusive competition "does not deny differences in mutual interests, but emphasizes the peaceful resolution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disputes through negotiation, compromise and other means; it also applie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ICS." There will also b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RICS countries in their preparation and future operations, but it is in the common interest of the BRICS to work together to run the BRIC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基金】:《关于金砖合作“新发展观”的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关于金砖合作“新发展观”的研究》项目得到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的资助
【分类号】:D81;F8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樊勇明;沈陈;;TPP与新一轮全球贸易规则制定[J];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05期
2 樊勇明;;全球治理新格局中的金砖合作[J];国际展望;2014年04期
3 苏长和;;中国与国际体系:寻求包容性的合作关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贺拉斯·坎贝尔;;金砖银行挑战美元的过度特权[J];中国投资;201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平等发展权的理论渊源[J];观察与思考;2014年05期
2 郭春镇;;从“神话”到“鸡汤”——论转型期中国法律信任的建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罗俊霞;金泽虎;;安徽省对外贸易包容性增长问题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甘子成;;对包容性社会政策的理论阐释[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张海冰;;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的金砖国家合作[J];国际展望;2014年05期
6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课题组;;海纳百川、包容共生的“上海学派”[J];国际展望;2014年06期
7 黄君洁;;福建省包容性增长水平的测度[J];发展研究;2014年12期
8 冯周卓;张叶;;衡量城市健康发展的处置机制与治理秩序——基于包容理念的城市“维稳”新思路[J];上海城市管理;2015年01期
9 杨鲁慧;;金砖国家:机制·特质·转型[J];理论视野;2011年11期
10 杨鲁慧;;“上海精神”与上合组织的开放包容性[J];理论视野;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耕;冷战后国际体系单极主导型权力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敏;中国崛起视角下的权力变迁与东亚安全架构[D];山东大学;2012年
3 李玲玲;收入差距、有效需求不足与经济增长放缓[D];暨南大学;2013年
4 赵亚南;基于贸易效应视角的美国TPP发展前景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5 茂路;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6 孟久儿;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财政政策设计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明婷;中国对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参与及效应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2 王正军;国家利益视角下中国对外战略的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晗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徐丽芹;金砖国家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高东东;论包容性增长的法律保障[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6 侯嘉媚;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包容性发展探析[D];广西艺术学院;2013年
7 侯磊;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发展县域经济作用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郭增玉;论中东伊斯兰极端组织极端行为的影响因素[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9 蒋微青;“以人为本”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测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10 程永康;包容性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NAFTA的金融服务协议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1996年02期
2 张若思;评世贸组织全球金融服务协议[J];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09期
3 李揆哲;喻洁;;NAFTA争端解决机制评述——兼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比较[J];国际经济法论丛;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2期
2 郑伟;;当代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特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张伶;;中国崛起将长期面临两难困境[J];领导文萃;2014年07期
4 王翠文;;国际体系变革背景下对西班牙帝国周期的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5 李淑俊;倪世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基础——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941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4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