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学术外宣”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关于“世界中国学论坛”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8 03:48

  本文选题:世界中国学论坛 + 学术外宣 ; 参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新时期重大课题。以国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世界中国学论坛"10年发展历程为案例,剖析"学术外宣"的现实路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面临重要机遇期。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c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eign discourse system is a major issue in the new period, which is clearly put forwar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a number of major issues in the overall deepening of reform. The 10 year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world China Study Forum, which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a, is a case in which the realistic path of "academic publicity" is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system is facing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
【分类号】:D61;D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苏儒;;开展“软实力”与对外传播的研究[J];对外大传播;2006年07期

2 郭可;吴瑛;;试论上海世博舆情外交[J];国际展望;2011年02期

3 武瑷华;曹阳;;对等原则与外交话语[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启凤;;公共关系在构建城市软实力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2 叶淑兰;;中国外交话语社会化:基于上海外国留学生的研究[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3年00期

3 余锋;;试论中西方文化传播差异——以茶和咖啡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余锋;;从茶与咖啡的普及历程看中西方文化及传播差异[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5 张安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对外传播的艺术路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武瑷华;;仪式话语的形式与内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张惠灵;卢薪宇;;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外宣传报道中的指导作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8 韩梅;;“刺上”与“化下”——论韩国古典小说对载道论的二元化阐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邱凌;;国际传播策略与国家软实力提升[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武瑷华;;从外交话语的言语行为模式看话语秩序[J];外语学刊;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简涛洁;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3 邱凌;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琰;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利军;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欢;中国软实力研究分析:兴起、视角与趋势[D];暨南大学;2010年

3 吴秦岛;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金美辰;从诺德的功能翻译观看中国新闻的翻译[D];苏州大学;2011年

5 杨莹;中国英文对外宣传期刊的发展与传播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欧阳旭东;《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改版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谢照;国家形象的柔性构建和传播[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单绍萍;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9 卢鹏帆;论“9·11”之后美国对中东的公众外交[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姜黔阳;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04期

2 王虹,束定芳;言语平等关系与心理平衡结构──兼论社会权势关系中的礼貌扬升抑降现象与平等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3 董小英;李其;师曾志;余艳;陈文广;马张华;;奥运会与国家形象:国外媒体对四个奥运举办城市的报道主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坚;;从一张书单说起——漫谈苏联的中国学[J];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0年04期

2 杨绍彤;;苏联的中国学简况[J];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2年04期

3 М·索弗罗诺夫;杨振福;;法国中国学印象[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0年01期

4 薛衔天;让苏联人民全面地认识中国——苏联中国学家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活动之一瞥[J];近代史研究;1992年01期

5 孙越生;从《中国国情丛书》说到国外中国学[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6 樊庄辑;俄罗斯应向中国学些什么?[J];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1999年03期

7 黄仁伟;;黄仁伟:通过“中国学”更好地认识中国[J];社会观察;2010年12期

8 徐浩然;;美国“中国学家”的中国政治研究——一项文献史的考察(上)[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9 徐浩然;;美国“中国学家”的中国政治研究——一项文献史的考察(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潘启雯;;重新认知“中国”[J];浙江人大;2012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岩松;;北京大学非学位留学项目组织形态创新实践初探——以“中国学”项目为例[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王建平;曾华;;美国战后中国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3 张注洪;;国外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历史考察[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4 ;致读者[A];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C];2005年

5 ;致读者[A];诗经研究丛刊(第八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尚雯;探讨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杨雪梅;真实中国需要多样呈现[N];人民日报;2010年

3 范春燕 冯颜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海外主流中国学的“现代化”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北京大学教授 张注洪;我国学术界对国外中国学的研究[N];人民日报;2012年

5 褚艳红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论坛办公室;建设全球视域的当代中国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陈效卫 张晓东 谢亚宏 林雪丹;俄罗斯中国学,,历久弥新[N];人民日报;2013年

7 艺术评论家 王南溟;不能用“翻译书”遮蔽“中国学”[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李延枫;加强国际交流 掌握国外中国学动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吴小雁;“中国学”全球升温的背后[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宝丽娜;倡导建立“现代中国学方法论”的重要尝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杰;作为方法的“语境”[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彭传怀;论十月革命前俄国大学的中国学[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2 张裕立;《亚洲研究杂志》中的中国学研究(1980-2005)[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林颖;美国中国学:从传统到现代[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艳霞;临淄区高中国学诵读教学实验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建坡;海外中国学的文化网络视角再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7 赵晨诗;论美国汉学到中国学的变迁[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94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1994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b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