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因素对韩国阿富汗战略的影响
本文选题:韩国 + 阿富汗战略 ; 参考:《阿拉伯世界研究》2015年02期
【摘要】:塔利班的数年藏匿及其卷土重来构成了韩国阿富汗战略中潜在和实际的挑战。由于立场的不同,韩国与塔利班对于彼此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认识存在差异:第一阶段(2002年~2007年7月),反恐与恐怖主义、重建与反重建(韩国)和反侵略和侵略(塔利班);第二阶段(2007年7月~2009年底),维护人权与反对人权(韩国)和捍卫伊斯兰教与反对伊斯兰教(塔利班);第三阶段(2009年迄今),承担盟友义务与国际责任与反对其义务和责任(韩国)和维护普什图部落荣誉与蔑视部落荣誉(塔利班)。在美国阿富汗新战略并不见起色及韩国塔利班新旧矛盾交织的情况之下,韩国的阿富汗战略很难深入推进。
[Abstract]:The Taliban's years of hiding and their comeback pose a potential and practical challenge to South Korea's Afghanistan strategy.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positions, Korea and the Taliban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each other: the first stage (2002 to July 2007), anti-terrorism and terrorism, Reconstruction and anti-reconstruction (Korea) and anti-aggression and aggression (Taliban); second phase (July 2007 to the end of 2009), defence of human rights and opposition to human rights (Korea) and defence of Islam and opposition to Islam (Taliban; third phase) (2009 to date, with allies and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and against their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South Korea) and Pashtun tribal honor and contempt for tribal honor (Taliban). South Korea's Afghanistan strategy is difficult to push further, given that the new U.S. strategy for Afghanistan is not improving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aliban and the South Korean Taliban is intertwined.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ZJ017) 上外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新时期东亚与中东区域大国全方位合作关系研究) 上海市一流学科政治学的资助
【分类号】:D81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宁;;塔利班缘何死灰复燃[J];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12期
2 傅小强;;新塔利班解读[J];世界知识;2007年16期
3 杨子娟;;剖析美国对塔利班政策的实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塔利班为何越剿越多[J];共产党员;2007年18期
5 透视;;塔利班崩溃前的黄金大转移[J];大江周刊;2002年04期
6 伍书湖;透视塔利班[J];当代世界;2001年05期
7 陈延琪;塔利班的崛起与微妙前景[J];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8 邓小川;美国与塔利班政权的兴衰[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9 钟鸣;;“后塔利班时代”拼图[J];世界知识;2001年21期
10 何明;“塔利班现象”浅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杜振丰 李文云 陈剑 王大军;塔利班强行摧毁阿境内佛像 国际社会呼吁保护文明遗产[N];人民日报;2001年
2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塔利班武装试图东山再起[N];光明日报;2006年
3 刘滢;盖茨访阿意在遏制塔利班卷土重来[N];工人日报;2007年
4 李罡;北约使出重拳打击塔利班[N];工人日报;2007年
5 陈翔;塔利班何以“死灰复燃”?[N];工人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立群;塔利班和韩政府如何掰手劲[N];解放日报;2007年
7 张海波;塔利班要发起更大规模攻势[N];人民日报;2007年
8 孟祥麟;美防长寻求巴支持共同打击塔利班[N];人民日报;2007年
9 孟祥麟;北约重兵围剿塔利班[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孟祥麟;驻阿联军称打死136名塔利班人员[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明;塔利班的兴亡及其对世界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柳思思;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军;兴衰之变:塔利班政权的历史解读[D];西北大学;2002年
2 富育红;阿富汗塔利班与巴基斯坦塔利班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3 热依拉·玉素甫;阿富汗塔利班兴亡的原因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4 吴炉火;“后塔利班时代”的美国对阿富汗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建军;塔利班崛起和阿富汗地缘政治之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本文编号:2015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15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