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朴槿惠政府的东北亚外交政策新课题

发布时间:2018-06-13 23:36

  本文选题:朴瑾惠政府 + 朝鲜半岛信任进程 ; 参考:《东北亚论坛》2014年01期


【摘要】:朴槿惠总统就任韩国第十八届总统后,在21世纪最艰难的外部环境下,确定了构筑朝鲜半岛和平与统一的基础、建立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合作体系、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外交目标。尽管朴槿惠执政以来的外交成绩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但依然面临着诸多新课题:在朝核问题尚未解决的背景下,如何改善朝韩关系,开启朝鲜半岛信任进程;如何在缺少战略互信的中美之间保持均衡,建立中美韩三边合作机制;如何令日本对历史认识问题"拿出负责任、有诚意的措施",增加中韩对日本的"信任",实现中日韩大和解;如何在安全困境没有缓解的情况下促进东北亚多边合作,实现东北亚和平构想。这些课题如何解决将是对朴槿惠政府的严峻考验。
[Abstract]:After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eighteenth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 Ms . Park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peace and unity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peaceful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 and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peaceful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8JJDGJW26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1JJD810014)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项目(2012FRLX14)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3QY019)
【分类号】:D83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秀石;;日韩关系的现状及其走势[J];国际观察;2009年02期

2 曹中屏;;近年来韩日关系状况及其评估[J];东北亚学刊;2012年05期

3 阎学通;国家安全比经济利益更重要[J];学习月刊;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周宝根;;国际经济与国际安全的关系:一项研究述评[J];国际论坛;2007年01期

2 王树春;陈茜茜;;“经济外交”的内涵及其特点[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02期

3 张静;;中国的经济外交[J];商场现代化;2008年17期

4 王树春;;论“经济外交”视野下的中俄关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金明玉;翟璐;;日韩两国产业比较优势模式的变化特征及其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1年06期

6 李志强;;美国经济与美金产业的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巍;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D];复旦大学;2009年

3 周叶菁;美国对华金融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磊;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日本史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素娟;跨国并购的政治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杜丽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拓展[D];苏州大学;2007年

4 董立彬;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志远;李明博政府实用主义外交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镇涉,徐葵;关于东北亚未来安全问题的几点看法[J];当代亚太;1995年05期

2 魏国力;;论美国与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关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林治华;;俄罗斯东北亚战略及其在东北亚新秩序中的地位[J];当代亚太;2007年10期

4 ;外事往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23期

5 岳延威;;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的三种理论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云龙;;关于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几个问题[J];新远见;2009年03期

7 马东庆;;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原因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吴疆;赫崇飞;杨雪虹;;历史认知与现实困境——浅议和谐东北亚建设的主要障碍[J];世纪桥;2010年09期

9 朱显平;“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第11次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东北亚论坛;2004年06期

10 李际均;;中韩合作与东北亚安全[J];韩国研究论丛;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锋;;21世纪中国与东北亚多边关系走向研究[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崔志鹰;;美朝关系接近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李淑云;;信任机制:构建东北亚区域安全的保障[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吕超;;中国确立东北亚安全环境的战略选择[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于迎丽;;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合作[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6 朴文一;;序一[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玲玲;;改革开放与促进朝鲜半岛和平[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崔志鹰;;朝鲜试射导弹后的东北亚局势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蔺津 见习记者 赵亚太;我区加强与东北亚地区交流合作[N];华兴时报;2010年

2 记者 王湘江 顾震球 白洁;安理会就朝鲜发射问题通过主席声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记者 刘赞;日本国会抗议发射,朝媒称不惧拦截[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周永生;从多输到共赢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新起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蓝建学 吴献斌;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研讨会在亚太所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记者 姚西蒙 赵展 高浩荣 魏良磊 徐博 郝亚琳;朝鲜宣布全面冻结朝韩关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朱雯霞;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本版编辑 郑兴 刘香 杨宁;寻求合作与稳定的东北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9 记者 张莉莉;陈政高会见日本韩国客人[N];辽宁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李学江;布什会见唐家璇[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岩;二战结束前东北亚国际条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禹守根;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洪魁;东北亚格局与我国战略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5 仇发华;西欧与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肖f^;权力、制度与文化[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杜峰;美日同盟与东北亚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任娜;能源安全与当代大国关系[D];山东大学;2007年

9 何彤梅;中韩政治外交关系研究(1945-2007)[D];延边大学;2008年

10 马德义;从肯尼迪到卡特时期美国对韩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江华;冷战后中美东北亚安全政策与东北亚地区的安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侯海生;冷战后东北亚多边安全的特点及中国外交战略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影;东北亚安全合作困境中的民族主义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春惠;当代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特征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马金龙;冷战后中国东北亚安全政策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赵俊霞;冷战后美日同盟强化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守军;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前瞻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可平;东北亚安全格局下的两岸“三通”[D];吉林大学;2008年

9 韩敏;冷战后美国东北亚霸权均势战略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董锋磊;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与东北亚地区秩序变迁[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15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15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c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