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网状伙伴外交的概念内涵和实现路径
本文选题:网状伙伴外交 + 新型国际关系 ; 参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05期
【摘要】: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创造性地构建起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这一伙伴关系网络中,中俄关系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两国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次上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特别是在周边地区加强协调,推动了网状伙伴外交的顺利开展。这不仅有利于中俄关系的健康发展,也超越了旧式的传统国际关系规则。中俄两国将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
[Abstract]:In order to build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win-win cooperation as the core, China's diplomacy creatively constructs a global partnership network. In this partnership network, Sino-Russian relations are the most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A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cooperation partner, China and Russia have carried out all-round cooperation in various fields at the bilateral, regional and global levels, especially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us promoting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partnership diplomacy. Thi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 but also goes beyond the old rules of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ina and Russia will take a new path of partnership and nonalignment.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分类号】:D822.3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戴轶尘;;中国周边多重安全治理机制的优化策略探析[J];国际关系研究;2014年05期
2 叶自成;中国实行大国外交战略势在必行——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几点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1期
3 富景筠;;新区域主义视角下俄罗斯区域合作战略演变的多维互动分析[J];欧洲研究;2013年04期
4 王生;罗肖;;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与路径[J];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07期
5 拉林·维·拉;马友君;;21世纪初俄罗斯在东北亚的战略和政策:总体趋势和部分结果[J];西伯利亚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竹云;试论中国对不结盟战略的新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许开轶;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战略思考[J];当代亚太;2004年06期
3 马荣久;;论地区与国家的相互塑造[J];当代亚太;2010年02期
4 高飞;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综述[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4期
5 江彦桥;;促进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国际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1期
6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1期
7 赵世阳;;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环境[J];管理科学文摘;2008年04期
8 陈欢;;经京都时代中国气候问题的战略决择[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9 马荣久;;中美权力转移与亚洲地区体系[J];当代亚太;2014年01期
10 宋黎磊;;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意图、推进与问题[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叶自成;;金融危机与后极化格局的形成与演进[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王巧荣;;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奎;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江彦桥;我国对外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建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明生;国际安全机制与当代中国[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丽华;主权博弈—全球化背景下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唐彦林;东亚秩序变迁中的中国角色转换[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韩万圣;冷战后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任远U,
本文编号:2040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4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