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适用外交谈判解决海洋争端的困境与突破——以中菲南海争端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7 04:17

  本文选题:外交谈判路径 + 中菲南海争端 ; 参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中国选择外交谈判路径解决海洋争端具有积极效用,同时也面临双重困境。以中菲南海争端作为考察对象可以发现,外交谈判路径的内部困境主要来源于内部运行机制的局限,包括谈判前提的设限、谈判过程的曲折及谈判结果的争议。外部困境主要来源于司法路径的挑战,包括司法渐进背景下有限的司法受益和消极的司法结果。欲实现外交谈判路径的良好功效,应从内外两方面予以突破:内部可对争端进行识别、将国土型争端转化为资源型争端,适用临时性安排;外部可在充分应对利用程序利益的基础上理性参与司法前置程序,阻却案件进入实质审理。
[Abstract]:China's choice of diplomatic negotiation approach to solve maritime disputes has positive effect, but also faces dual difficulties. Taking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internal dilemma of diplomatic negotiation path mainly comes from the limitation of internal opera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limitation of negotiation premise,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negotiation process and the controversy of negotiation result. The external predicament mainly comes from the challenge of judicial path, including limited judicial benefit and negative judicial resul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judicial gradual progres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od effect of diplomatic negotiation path, w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wo aspects: the internal can identify the dispute,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resource-based dispute, and the temporary arrangement should be applied; The exterior can participate in the judicial preprocedure rationally on the basis of making full use of the procedural interests, and prevent the case from entering the substantive trial.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13&ZD151)
【分类号】:D993.5;D8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利平;;调整南海战略 重在防止恶化[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2 汪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南海争端的解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吕晓伟;;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Z1期

4 纪源卿;;中国南海争端的政治学分析[J];学理论;2009年31期

5 王炫;;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之分析[J];阴山学刊;2009年06期

6 何志工;安小平;;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7 李开盛;;求解南海争端[J];学习月刊;2010年23期

8 张宇;;南海争端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影响[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马为民;;美国因素介入南海争端的用意及影响[J];东南亚纵横;2011年01期

10 邱旺土;;印度对南海争端的介入及其影响评估[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春;越南为何在南海争端中充当“带头大哥”?[N];国防时报;2011年

2 张天赦;南海争端再起,,是惯例还是挑衅?[N];中国水运报;2013年

3 特约评论员 刘波;中菲南海争端应重回双边轨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 丁成耀;东南亚之行展示南海争端法律基调[N];法制日报;2013年

5 特约撰稿人 余永胜;中菲南海争端转向行动之争[N];东方早报;2012年

6 余永胜;中越协议昭示解决南海争端大方向[N];国防时报;2011年

7 萧琴筝;日本介入南海争端是围魏救赵[N];国防时报;2011年

8 特约撰稿人 余永胜;南海争端的美国考量[N];东方早报;2012年

9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 孙兴杰;解决南海争端不能只靠宣言[N];经济观察报;2013年

10 本报高级编辑 丁刚;解决南海争端须从“冷处理”起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娟娟;中菲南海争端仲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2 刘冰艳;南海争端中海峡两岸英语新闻互文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吕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仲裁管辖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4 庄永亮;话语策略与身份认同:海峡两岸三家主流报刊南海争端报道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尹凤云;2015年菲律宾主流媒体网站南海争端报道研究报告[D];南京大学;2016年

6 高桂芳;南海争端视域下的中越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7 符昌敏;冷战时期中越南海争端的地缘政治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8 王自跃;框架理论下中美媒体中菲南海争端报道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9 刘涛;南海争端对中国和平发展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马龙;南海争端的博弈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72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72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