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地缘区位下的不同外交战略选择—蒙古国和尼泊尔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外交战略选择 + 国家利益 ; 参考:《外交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冷战结束后,受美苏冷战影响的小国纷纷转变本国的外交战略以适应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格鲁吉亚倒向西方,选择了积极的西向战略,即使与俄罗斯爆发战争也没有停止加入北约的步伐;处于中蒙之间,在冷战期间被称为苏联卫星国的蒙古国却没有倒向任何一方,选择了“多支点”的大国平衡策略,并逐渐转变为中立政策;处于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则试图实行“等距离外交”。不愿放弃独立主权,追求国家独立的小国如何选取合适的以保持国家主权独立与完整的策略?为什么两个处于相同地缘区位的小国却选择了不相同的外交战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地缘区位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自然属性,还影响它在世界政治、军事、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也影响到一国的安全战略。处于相同地缘区位的小国往往面临着相似的外部安全环境,具有相似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因此往往趋向于选择较为相似的外交战略。比如处于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有较大的可能会选择中立或大国平衡战略。本文选取了两个具有相同地缘区位的国家进行研究,一个是处于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蒙古国,另一个是处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尼泊尔。这两个夹在大国之间的较为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在有限的外交战略选择空间内,选择了现有的对外政策。自建国以来,蒙古的外交战略选择经历了重大变化,从冷战前的向苏联一边倒,到冷战后的“第三邻国”外交战略,再到中立政策。尼泊尔则从依附于印度向“等距离外交”政策转变。通过对蒙古国和尼泊尔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与比较,分析并具体论述了这两个相同地缘区位的国家为何选择不同的外交战略。研究得知两国选择不同外交战略的原因包含国家利益,自然地理环境,认知因素以及国家利益与决策偏好等。然而由于笔者储备有限,本文大部分是对知识的梳理与总结,并未提出新知,此为一大遗憾。
[Abstract]:After the Cold War, the small countries affected by the Cold War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changed their diplomatic strategies to adapt to the new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eorgia turned to the West and chose an active westward strategy, and even the outbreak of war with Russia did not stop the pace of joining NATO; between China and Mongolia, known as the Soviet satellite state during the cold war, Mongolia did not reverse to either side. The "multi-fulcrum" strategy of great power balance was chosen and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a neutral policy, while Nepal,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tried to carry out "equal distance diplomacy". How do small countries that are unwilling to give up independent sovereignty and pursue national independence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trategy to maintain the independence and integrity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Why did two small countries in the same geographical position choose different diplomatic strategies? For a country, geographical location is not only a natural attribute, but also affects its position in world politics, military and strategic pattern, and also affects a country's security strategy. Small countries in the sam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ten face similar external security environment, have similar strategic position and strategic value, so they tend to choose more similar diplomatic strategies. A small country, for example, between two big powers, is more likely to opt for neutrality or a big power balance strategy. This paper selects two countries with the same geographical location to study, one is Mongolia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 the other is Nepal between India and China. Why do these two weaker countries between the big countries choose the existing foreign policy in the limited diplomatic strategic choice spa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ongolia's diplomatic strategic choice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from the one-sided orient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before the Cold War to the "third neighboring country" diplomatic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 and then to the policy of neutrality. Nepal, on the other hand, has shifted from an attachment to India to a policy of equidistant diplomacy. Through the study and comparison of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Mongolia and Nepal,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why the two countries with the same geographical location choose different diplomatic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two countries to choose different diplomatic strategies include national interests,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ognitive factors, national interests and decision-making preferences.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ed reserves of the author, most of this paper is a summary of knowledge, not a new knowledge, which is a great regret.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31.1;D83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点评《朝鲜战争对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影响》[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侯保龙;相互依存型外交战略:“入世”后我国外交战略的理性选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交战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4年08期
4 楚树龙;;和平发展与外交战略:非传统模式[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5 翟];;寻找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支点[J];世界知识;2006年22期
6 朱照南;;基于文明和政治文化视角的“两个拳头打人”外交战略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李映周;中国的新外交战略和韩中关系(摘要)[J];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03期
8 任锋;西欧领导对欧盟外交战略和欧中关系的看法[J];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04期
9 刘淑梅;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10 冯媛媛;;孟荀王霸思想研究——兼评中美外交战略[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伟伟;;从内政与外交互动的角度看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浦启华;;韬光养晦与积极的外交战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郜非非;;新中国六十年外交战略发展过程及启示[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宋冰;;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伟伟;;新中国60年外交战略选择与经济建设关系研究及启示[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6 熊光楷;;中文词汇“韬光养晦”翻译的外交战略意义[A];公共外交季刊2010夏季号(总第2期)[C];2010年
7 钮菊生;;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比较研究[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8 戴德铮;;“冷静观察”等28字方针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9 浦启华;;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中国未来新的战略态势——三环外交[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屈彩云;;日本环境ODA的战略发展探析[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日本“近视”外交战略是作茧自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经所特聘教授 宋镇照;李克强访印的外交战略意涵[N];东方早报;2013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赵毅波;莫迪外交战略浮出水面[N];北京商报;2014年
4 金嬴;日本迷失外交战略[N];东方早报;2005年
5 周戎;印度不愿充当他国外交战略的工具[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李永群;欧盟酝酿新时期外交战略[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宁惠;我市举行外交战略暨国际形势报告会[N];张家界日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未来30年外交战略考验中国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刘勃;从水火到水乳——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路新探[N];秦皇岛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魏恒;主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 奋力开创我区开放合作新局面[N];广西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泽喜;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武汉大学;2011年
2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3 刘德喜;美苏关于中国问题的纠葛和毛泽东的外交战略(1943—1949)[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小龙;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继承、发展与创新[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向华;试析印度尼西亚的大国平衡外交战略[D];外交学院;2016年
3 张黎月;论联邦德国两大政党影响下的国家外交战略(1949-1969)[D];吉林大学;2016年
4 袁胜捷;从新时期日本的亚太外交战略看中日关系[D];南京大学;2016年
5 李海宝;“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当前外交战略调整的关系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6年
6 黄雅琦;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7 邓榕;一带一路:崛起中的中国外交战略选择[D];湘潭大学;2016年
8 王硕;二战后日本对湄公河区域国家经济外交战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9 温健;相同地缘区位下的不同外交战略选择—蒙古国和尼泊尔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7年
10 张磊;和平崛起中国的外交战略目标讨论[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83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08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