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亚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沿革:文献观点评述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thinking and restarting of the East Asian Community by the contemporary Japanese intellectuals. Japan's view of East Asia was abused by militarists with the supreme state in the past.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East Asian Community are mainly the doubts and criticisms of the East Asian people on the "Great East Asia Common Prosperity Circle" before the war. How to transcend history ideologically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challenge for contemporary East Asian theorists. Taking Japan's "East Asia" exposition as the axi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dea of East Asian Synergy in response to the outbreak of Sino-Japanese War. Following the policy of "the Great East Asian Common Prosperity Circle" proclaimed by the close Guard, to the idea of the East Asian Community reviving after the wa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showed a tendency of "supranational". They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a single country either because of the need of realistic policy or the derivation of political thought. They often advocate multi-country and cross-domain cooperation. This paper takes Kenichiro Amano's East Asia argument as an example to transcend the plight of Japan's abnormal country.
【作者单位】: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
【分类号】:D731;D8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严绍■;战后60年日本人的中国观[J];日本研究;2005年03期
2 诸葛蔚东;;战后日本知识共同体的流变[J];社会学研究;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晓东;;日本保守主义政治传统与天皇制关系论说[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2 焦润明;略论东北亚的跨文化认同及其意义[J];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3 王素怡;张晓刚;;论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之异同[J];大连近代史研究;2008年00期
4 赵葆珉;;美日同盟的裂痕[J];国际观察;2005年06期
5 刘景瑜;;樽井藤吉的中国认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郑师渠;;现代中国媒体对日本论评的转变——以《东方杂志》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0年06期
7 蔡建;;东北亚文化认同的构建——困境与出路[J];韩国研究论丛;2011年01期
8 李群;赵炎秋;;日本国粹主义思潮与近代中国——析章太炎对日本“国粹主义”的接受现象[J];湖湘论坛;2010年04期
9 陈凤川;殖民历史的文化投影——也谈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周斌;;亚细亚民族会议与中国的反对运动[J];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2 潘喜颜;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D];复旦大学;2011年
3 乐敏;传统与现代的耦合[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天慧;横光利一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凤川;《文明论概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云翠;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承龙;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蒋磊;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现代旅日作家的文化体验[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翟意安;论中华文明圈的内发性发展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增伟;新地区主义视角下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光涛;日本黑龙会在华活动及影响述略[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志江;“中日亲善”想象下中国国民型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益书;《中日修好条规》再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园园;论陆奥宗光的外交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新宇;何如璋的日本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任婷;日本农业保护与东亚贸易自由化[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杨正高;日本现代化初期的内在矛盾[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9 方艳华;沦陷区儒家文化的历史命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占军;原敬外交指导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向青;关于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6期
2 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J];历史研究;198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静波;;亚洲主义思维与现今的东亚共同体建设——以中日关系为中心[J];日本研究;2007年04期
2 郑先武;;“东亚共同体”愿景的虚幻性析论[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4期
3 李永晶;;中日两国的东亚认识与东亚共同体构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郑先武;;“东亚共同体”的虚幻愿景[J];东南亚之窗;2007年01期
5 西口清胜;刘晓民;;东亚共同体的构筑与日本的战略[J];南洋资料译丛;2006年03期
6 黄梅婴;;“东亚共同体”与“大东亚共荣圈”[J];学习月刊;2009年21期
7 金熙德;21世纪初中日关系的特征与课题[J];日本学刊;2002年04期
8 赵建民;;试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础——从历史启迪与未来追求的视角[J];东北亚论坛;2007年01期
9 易佑斌;;论东亚共同体理念的基本价值观规范[J];东南亚纵横;2005年12期
10 秦亚青;;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和美国的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建民;;试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础——从历史启迪与未来追求的视角[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 董永裁;;浅谈“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及其对策[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3 刘江永;;东亚共同体与中日关系:理想、现实与选择[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4 凌星光;;东亚共同体的核心应是东盟10+3——关于新东亚模式的构筑[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5 iJ,
本文编号:2165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16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