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的极地战略

发布时间:2018-10-17 15:32
【摘要】:正近年来,国际社会围绕极地、深海、外空、网络等战略"新疆域"的合作与竞争日益深入,"新疆域"成为各国争夺战略资源、拓展发展空间、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国际关系博弈的新舞台。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中国的外交战略日渐呈现出全球性的视野和格局,对极地、太空、海洋、网络等"新疆域"的利益保护愈加重视。作为影响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新疆域,两极地区是未来大国之间
[Abstract]:......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翠英;试论冷战后越南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的调整[J];东南亚研究;2001年03期

2 李军;点评《朝鲜战争对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影响》[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侯保龙;相互依存型外交战略:“入世”后我国外交战略的理性选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交战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4年08期

5 楚树龙;;和平发展与外交战略:非传统模式[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6 翟];;寻找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支点[J];世界知识;2006年22期

7 朱照南;;基于文明和政治文化视角的“两个拳头打人”外交战略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李映周;中国的新外交战略和韩中关系(摘要)[J];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03期

9 任锋;西欧领导对欧盟外交战略和欧中关系的看法[J];现代国际关系;1998年04期

10 刘淑梅;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战略[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伟伟;;从内政与外交互动的角度看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与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浦启华;;韬光养晦与积极的外交战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郜非非;;新中国六十年外交战略发展过程及启示[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宋冰;;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伟伟;;新中国60年外交战略选择与经济建设关系研究及启示[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6 熊光楷;;中文词汇“韬光养晦”翻译的外交战略意义[A];公共外交季刊2010夏季号(总第2期)[C];2010年

7 钮菊生;;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比较研究[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8 戴德铮;;“冷静观察”等28字方针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9 浦启华;;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中国未来新的战略态势——三环外交[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屈彩云;;日本环境ODA的战略发展探析[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日本“近视”外交战略是作茧自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经所特聘教授 宋镇照;李克强访印的外交战略意涵[N];东方早报;2013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韩哲 赵毅波;莫迪外交战略浮出水面[N];北京商报;2014年

4 金嬴;日本迷失外交战略[N];东方早报;2005年

5 周戎;印度不愿充当他国外交战略的工具[N];光明日报;2008年

6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李永群;欧盟酝酿新时期外交战略[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宁惠;我市举行外交战略暨国际形势报告会[N];张家界日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未来30年外交战略考验中国智慧[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记者 魏恒;主动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 奋力开创我区开放合作新局面[N];广西日报;2013年

10 欧洲所 李靖X 陈志瑞;英国在我国对欧盟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泽喜;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武汉大学;2011年

2 张键;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3 刘德喜;美苏关于中国问题的纠葛和毛泽东的外交战略(1943—1949)[D];中共中央党校;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小龙;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继承、发展与创新[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向华;试析印度尼西亚的大国平衡外交战略[D];外交学院;2016年

3 袁胜捷;从新时期日本的亚太外交战略看中日关系[D];南京大学;2016年

4 李海宝;“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当前外交战略调整的关系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6年

5 黄雅琦;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6 邓榕;一带一路:崛起中的中国外交战略选择[D];湘潭大学;2016年

7 王硕;二战后日本对湄公河区域国家经济外交战略[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8 温健;相同地缘区位下的不同外交战略选择—蒙古国和尼泊尔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7年

9 帕尔维娜·帕力哈提;习近平外交战略思想探析[D];新疆大学;2017年

10 张磊;和平崛起中国的外交战略目标讨论[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77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277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4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