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周边海洋争端的介入——研究文献评述与思考
[Abstract]:In the new century, China's rise has accelerated. In 2011, China overtook Japan to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Theoretically, the growth of national strength undoubtedly provides a solid material basis for China to create a more stable and harmoniou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However, in sharp contrast to China's vigorous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rise of China, China's friction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has also entered a "high incidence", especially in the area of maritime disputes. In April 2012, China's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ASEAN has been disrupted by the warm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over the China-Philippines Huangyan Island incident.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the Japanese right-wing director of the purchase of the Diaoyu Islands farce an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will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政治研究所;
【基金】: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GJ024)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AOCQN2013)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研究”(13JZD041)子课题的初期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南中国海问题”专项(201362003)的资助
【分类号】:D8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军;区外大国对南海地区的渗透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1年11期
2 何志工;安小平;;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3 鞠海龙;;美国奥巴马政府南海政策研究[J];当代亚太;2011年03期
4 龙心刚;梁东兴;;论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东南亚纵横;2010年09期
5 卢芳华;;试析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04期
6 葛红亮;;冷战后美国的南海政策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年02期
7 江洋,王义桅;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中的南中国海问题[J];东南亚研究;1998年05期
8 王公龙;;美国南海政策调整与两岸南海合作的空间[J];国际论坛;2011年06期
9 刘江永;;美国军事介入钓鱼岛将面临两难困境[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10 王翔宇,黎文龙;析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吉献,张启珍,贾学锋;新世纪中国地缘政治、经济与安全[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臧运祜;近现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黄莉娜;;中国与东盟能源安全合作的障碍与前景[J];北方法学;2011年04期
4 刘志鹏;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战略态势与中国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5 裴正轩,张连福;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中的五大障碍[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刘中民;;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述论[J];东北亚论坛;2006年05期
7 朱凤岚;中日东海争端及其解决的前景[J];当代亚太;2005年07期
8 刘阿明;;两面下注与行为调整——中国-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互动模式研究[J];当代亚太;2011年05期
9 张卫彬;;国际法庭确定领土边界争端中地图证据分量考——U形线地图在解决南沙群岛争端中的作用[J];当代亚太;2012年03期
10 毛锐;二十年来“门户开放”政策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勇;;钓鱼岛:东亚历史与地缘战略关系再探讨[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2 杨洋;;海洋强国战略下我国海洋国土的开发利用[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王帆;;试析毛泽东在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决策及外交影响[A];毛泽东与当代中国-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仇华飞;;国际秩序转变中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5 叶超;;南海渔业开发与合作管理研究综述[A];2014年度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年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李强;李婧;;南海博弈及风险管控[A];第二届中国沿海地区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传利;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缔结、运用及终止[D];南京大学;2011年
5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薛晨;美国海权研究:成因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8 郑泽民;亚太格局下的南中国海争端[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王华;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华;;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的历史由来[J];沧桑;2010年04期
2 金灿荣;;中国破解南海困局需要“一心二用”[J];小康;2011年11期
3 罗国强;叶泉;;争议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法律效力——兼析钓鱼岛作为争议岛屿的法律效力[J];当代法学;2011年01期
4 王传军;区外大国对南海地区的渗透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1年11期
5 邱丹阳;中菲南沙争端中的美国因素[J];当代亚太;2002年05期
6 郑一省;从军事演习看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新变化[J];当代亚太;2005年08期
7 何志工;安小平;;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8 邵建平;李晨阳;;东盟国家处理海域争端的方式及其对解决南海主权争端的启示[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9 鞠海龙;;美国奥巴马政府南海政策研究[J];当代亚太;2011年03期
10 龙心刚;梁东兴;;论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东南亚纵横;2010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海权问题学者 马尧;[N];东方早报;2010年
2 查道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N];东方早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亮;;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J];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2 夏道成;樊翠香;马云;;中菲“南中国海”争端的历史考察暨解决趋向的特征[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曲恩道;;美国介入南中国海的战略意图与行为分析[J];南方论刊;2010年11期
4 杨德昌;方亮;王河永;;南中国海巡礼[J];国防;1988年07期
5 张守富;外军觊觎南中国海[J];政工学刊;2001年07期
6 李华;冷战后美国南中国海政策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郑泽民;;论冷战时期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J];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04期
8 张明亮;;“9·11”以来南中国海形势综述[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9 张明亮;;南中国海:“合作之海”如何合作[J];世界知识;2006年18期
10 王传剑;;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历史与现实[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海华;张云琳;吴开统;庄灿涛;;开展南中国海地震观测必要性及其V-NET遥测台网技术方案[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2 范航清;;南中国海的红树林与海岸复杂性研究战略[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陈守虎;吴立新;王慧文;Jim Lynch;;南中国海内波的特征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必杰 特约记者 侯瑞;在驶离南中国海的这一刻[N];解放军报;2012年
2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 早报特约评论员 庄礼伟;南中国海对策应服从战略大局[N];东方早报;2009年
3 薛理泰;新媒称俄才是中国在南海的大患[N];国防时报;2011年
4 邱震海;美军事介入南中国海主权争端?[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5 日本《外交家》杂志主编 詹姆·米克斯 本报特约编译 田丹;越南为“中国威胁”做军事准备?[N];世界报;2011年
6 马克·巴伦西亚;美国插手让中国在南海态度强硬[N];国防时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陈挺;中菲开发南中国海协议签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8 莫汉·马利克 美国亚太安全研究中心专家;中印海上对抗“可能一二十年内爆发”?[N];国防时报;2011年
9 郑永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如何在南海问题上变被动为主动[N];国防时报;2011年
10 记者 王明毅;南中国海发现两个新油田[N];中国石油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泽民;亚太格局下的南中国海争端[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恩道;美国南中国海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艳军;论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1901-1945[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侯晓敏;新一轮南中国海争端问题的起因及其解决思路[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滕桂青;南中国海问题的外部因素及其对区域安全机制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宁德邦;南中国海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邹捷成;两岸合作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睿妍;论南中国海海洋资源权益争端及对策探析[D];青岛大学;2011年
8 张胜哲;美日同盟下日本的南中国海政策[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政;日本对南中国海的渗透:地缘政治学的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10 穆小丽;美国海洋领土战略对我国海洋领土安全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11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1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