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及其应对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Sea Silk Road")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since it was formally proposed in October 2013.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Haisi Roa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ecurity risks that may be faced in the course of its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study, data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sort out, analyze and demonstrate the above problems in detail.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security risks that may be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Hays Road" are as follows: (1) it may lead to further measures of "rebalancing"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could lead to Indian concerns and counter-attacks; interference with hot security issues along the route;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along the route. The possibl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security risks mentioned above are as follows: bring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y Silk Road" and preparing for countermeasures; rationally handling the contradi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a and India; creatively solving the security issues of the surrounding hot spots; Cooperate to deal with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problems along the rout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湖初,杨士弘;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2 潜旭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支点: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03期
3 韦红;魏智;;中国—东盟救灾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东南亚研究;2014年03期
4 许闲;王丹阳;;东亚救灾合作机制与跨国自然灾害基金构建[J];保险研究;2014年08期
5 甘均先;;中美印围绕新丝绸之路的竞争与合作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5年01期
6 董漫远;;“伊斯兰国”崛起的影响及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5期
7 鞠华莹;李光辉;;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09期
8 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1期
9 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英文)[J];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4年04期
10 余密林;;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思考[J];发展研究;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莎莎;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古代非洲纺织贸易[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孙满利;王旭东;2李最雄;2张明泉;;交河故城衰落的原因分析[J];敦煌研究;2005年06期
3 赵焕庭;;番禺是华南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对《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的意见[J];地理科学;2006年01期
4 钟智翔;缅甸民族源流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初探[J];东南亚;1998年03期
5 张玉安;中国神话传说在东南亚的传播[J];东南亚;1999年03期
6 李晨阳;中缅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和作用[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7 哈艳秋,鄢晨;略论古“丝绸之路”的华夏文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年05期
8 林英;;公元1到5世纪中国文献中关于罗马帝国的传闻——以《后汉书·大秦传》为中心的考察[J];古代文明;2009年04期
9 杜瑞芝,杨淑辉;萨玛瓦尔的《算术珍本》与中国古代数学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龙村倪;景德“青花”下西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招康塞;易雯;钟小兰;;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2 袁睿;;跨界海洋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3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5 罗晓燕;;海洋环境保护的最终方法——国际合作[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明宝;;“非法”捕捞对南中国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分析——基于制度规制的视角[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2 周凯;2000~2001年粤东大规模增养殖区柘林湾和深澳湾的生态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王冬青;明朝朝贡体系与十六世纪西人入华策略[D];复旦大学;2005年
5 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历程与交往前景[D];西北大学;2005年
6 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程龙(S.J.JALALZADEH);开拓与传通—中医学的中东之旅[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李亚敏;海洋秩序在国际秩序变迁中的地位与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何海龙;边缘之拓治[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高益民;海洋环境保护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焕嘉;郑和碑林的艺术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王冰莹;惩治海盗的国际法律制度的重构[D];吉林大学;2011年
3 石佩文;《鹿特丹规则》下承运人责任基础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邢泷语;历史时期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张帅;我国海洋公共服务种类及供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周海芳;船舶登临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D];湘潭大学;2011年
7 肖利霞;论国际法上海盗罪界定的不足及完善[D];湘潭大学;2011年
8 陈宝强;宋朝香药贸易中的乳香[D];暨南大学;2000年
9 孟宪军;从岭南园林看中外文化交流[D];暨南大学;2001年
10 邓昌友;宋朝与占城关系初探[D];暨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磊;;关于中国——中东能源关系发展的若干思考[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1期
2 余建华;;关于中阿能源合作的若干思考[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6期
3 万晓宏;浅论清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之演变[J];八桂侨刊;2001年01期
4 金晶;;晚清华侨政策研究综述[J];八桂侨刊;2007年03期
5 朱耿华;陈丙先;;中东石油的忧与乐[J];百科知识;2006年07期
6 陈香;陈静;王静爱;;福建台风灾害链分析——以2005年“龙王”台风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韩湖初,杨士弘;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8 黄大鹏;郑伟;张人禾;霍治国;李加林;彭顺风;;安徽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J];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9 洪凯;魏祖志;;浅析中国参与东盟减灾合作问题[J];东南亚纵横;2012年03期
10 李安山;;论郑和远航在中非关系史上的意义[J];东南亚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顾金俊;[N];经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黎海波;国际法的人本化与中国的领事保护[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李小雨;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商安全问题研究与对策探索[D];暨南大学;2007年
3 郭德峰;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保护[D];湘潭大学;2007年
4 樊超;试论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的安全保护问题[D];外交学院;2008年
5 李娟娟;领事保护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6 陈俊梅;我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十)——开放·交流·进步[J];w芸,
本文编号:2311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11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