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亚洲安全观:引领亚洲安全合作新方向

发布时间:2018-12-23 09:09
【摘要】:正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全面系统阐述了亚洲安全观,提出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梅等重大倡议,得到与会各方的积极响应,成为国际社会聚焦中国的又一亮点。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引领着亚洲安全合作的新方向,对展现中国大国地位
[Abstract]:The fourth summit of the Asian 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CICA) was held in Shanghai from May 20 to 21, 2014. In his keynote speech at the summit, President Xi Jinping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 on the concept of Asian security, and put forward major initiatives such as establishing a new framework for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which received a positive response from all participating parties and became another bright spot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focus on China. This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China's diplomacy in the new period, leading the new direction of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Asia and demonstrating China's status as a great power.
【作者单位】: 外交部;
【分类号】:D8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带芽;邓小平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观及其理论价值[J];探求;2004年05期

2 蔡华堂;“9·11”后美欧安全观的碰撞与大西洋联盟的走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2期

3 罗曦;;美国的脆弱安全观[J];当代军事文摘;2005年11期

4 吴鹏;试论我国亚太地区安全观及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6期

5 任飞;安全观转型与中印安全合作[J];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03期

6 赵汗青;;论公共安全观及其对执政党的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0期

7 侯少文;;构建新的安全观[J];北京观察;2003年07期

8 李洪波;试析“综合安全观”指导下的中国对外政策选择[J];太平洋学报;2004年07期

9 徐弃郁;体系安全——安全观的新类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6期

10 李海航;新国家经济安全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宝元;张晓艳;;江泽民综合安全观浅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蒋方政;;树立科学的安全观,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A];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5年

3 刘学山;韩辉;;落实维修法规 确保维修安全[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明棋;;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新金融安全观[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5 程宇;肖文涛;黄活虎;;大学城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从“大校园”到“大社区”的应急模式演进[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6 望作信;;船员违章本质探因与有效预控[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7 程鹏雷;焦振炜;;安全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石[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8 秦鹏;;论环境资源法的安全观[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9 王贵成;曹平;张钦礼;;我国自然资源安全及其研究进展[A];金属矿采矿科学技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李鸿渊;;论网络主权与新的国家安全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桂芬;也说正确的矿产资源安全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牛俊峰;安全也是“硬要求”[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老树;VPN选型要有正确的安全观[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邹蓉;树立辩证的食品质量安全观[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5 沈丁立;安全观:不再困于零和[N];解放日报;2004年

6 吴焰;将安全观下沉到最基层[N];中国电力报;2006年

7 万平国;少吃点 多锻炼[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8 宋家慧;树立“安全第一,防救并举”的科学安全观[N];中国交通报;2005年

9 樊泽才;要树立“三个百分之百”安全观[N];东北电力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董克伟;我国须确立新的“粮食安全观”[N];中国改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叶青;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忆薇;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小华;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王柏松;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紫伟;新的国家石油安全观及我国相关财政金融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6 赵宇敏;从文化的影响看中美关系[D];外交学院;2011年

7 刘普;政治安全: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朱宇凡;中印海上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李晓勇;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家经济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昊;现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对安全观演变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瞿少华;“9·11”后美国安全观的调整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永超;乔治·W·布什政府安全观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4 张洁;女性主义安全观[D];南京大学;2012年

5 王红军;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安全观及其对中国安全战略的启示[D];河南大学;2004年

6 敬保民;论江泽民的国家安全观[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王玉玉;亚洲安全的SCO新模式[D];青岛大学;2005年

8 朱海东;基于国家安全的高校国防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赵汗青;中国共产党的公共安全观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那婷婷;建国后毛泽东的文化安全观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9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389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0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