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共生国际体系的优化:从和平共处到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9-02-21 21:07
【摘要】: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共生国际体系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中各种行为体的组合状态和彼此间的利害关系,分为和平共处、和平共生与和谐共生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递进都意味着共生关系的优化,并伴随着一系列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以来,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已逐步形成并发展了和平共处理念。在中国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持续迈进的现阶段,中国正致力于积极建构和平共生理念,并着眼于下一阶段的使命——推动国际体系朝和谐共生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进共生关系的优化,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的同时,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推动各方朝着打造命运共同体与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相向而行。
[Abstract]:Symbiosis is the basic way of existence of human society. The research object of INTERGROWTH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the combination state of various actor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peaceful coexistence, peaceful symbiosis and harmonious symbiosis.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each stage means the optimization of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ccompanied by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Since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were put forward, after six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and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s continuous progress from a world power to a world power, China is devoting itself to actively 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of peaceful symbiosis and focusing on the mission of the next stage, which i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harmonious symbiosis. This requires China,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to advance with the times the optimization of symbiotic relations, to seek internal development, change and stability, to seek peac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situation in the external world. To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a community of destiny an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world.
【作者单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
【分类号】:D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蔡亮;宋黎磊;;从“和”到“和谐世界”的变奏:中国结构性权力中的知识权力与外交战略刍议[J];国际观察;2010年03期

2 秦亚青;;中国文化及其对外交决策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3 金应忠;;共生性国际社会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4 杨洁勉;;新型大国关系:理论、战略和政策建构[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5 金应忠;;国际社会的共生论——和平发展时代的国际关系理论[J];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6 张锋;;“中国例外论”刍议[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3期

7 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J];求是;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义;;“一边倒”时期中国体育国际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2 蔡亮;;新轴心时代与和谐世界理念[J];创新;2012年02期

3 周月英;闵长虹;;邓小平对中国战略文化的贡献[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潘双吉;谢晓光;;影响日朝关系正常化的美国因素[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黄登学;;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析论——问题、对策与前景[J];东北亚论坛;2008年02期

6 刘胜湘,刘俊;国家崛起模式的理论探析[J];当代亚太;2005年11期

7 黄登学;;奥巴马政府对俄政策调整的影响透视[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02期

8 朱颖;;当前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四大特征——解读2006年WTO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审议[J];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09期

9 孙泽伟;李娜;;俄罗斯的能源战略[J];法制与社会;2009年18期

10 陈世阳;;“国家形象战略”概念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作云;;马克思经济危机根源问题论述的当代价值[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2 金应忠;;避免全球性结盟分裂对抗是当代大国的历史使命——兼议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赛男;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胡文秀;论冷战后国内武装冲突和平解决的影响因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张海霞;冷战后中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崔美玉;韩半岛和平机制建设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5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肖f^;权力、制度与文化[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国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黄登学;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钮维敢;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玉国;冷战后日美同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洲;;在崛起背景下构建中国自己的外交哲学[J];国际论坛;2007年01期

2 李少军;论中国文明的和平内涵:从传统到现实——对“中国威胁”论的回答[J];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Z1期

3 丁孝文;“中和”思想与中国外交[J];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4 张锋;;解构朝贡体系[J];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02期

5 金应忠;;为什么要研究“国际社会共生性”——兼议和平发展时代国际关系理论[J];国际展望;2011年05期

6 朱锋;;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创新研究——新议程、新框架、新挑战[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2期

7 金应忠;;共生性国际社会与中国的和平发展[J];国际观察;2012年04期

8 杨洁勉;;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三重历史使命[J];国际展望;2013年01期

9 徐坚;;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条件与主要问题[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10 金应忠;;国际社会的共生论——和平发展时代的国际关系理论[J];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豪然;;海峡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J];统一论坛;2008年01期

2 王超;;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多维支点[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3期

3 张郁;;邓本元:先行先试,拓展闽台交流合作[J];人民政坛;2009年04期

4 侯惠勤;;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10期

5 郭艳;;十七大报告关于两岸关系的新主张[J];理论前沿;2008年04期

6 陈策;;福建:加快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J];政策w,

本文编号:2427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27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e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