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越南与中国东南亚外交突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6-08 09:04
【摘要】:由于南海争端的升级以及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等诸种因素的作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面临一系列困境。越南由于自身战略地位和在东盟组织的重要性以及与中国关系的多种特殊性,成为中国开拓东南亚外交的突破口以及理顺东南亚外交的通道。越南与中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趋同性、在文化上的同源性、在经贸上的互系性、在外交战略上的契合性,都使得中国可以依靠越南及发展中越关系这个抓手搞好与整个东南亚的关系。
[Abstract]:Due to the escalation of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returning to Asia-Pacific strategy, China's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re facing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Due to its own strategic position, its importance in ASEAN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its relations with China, Vietnam has become a breakthrough in China's diplomacy in Southeast Asia and a channel for straightening out Southeast Asian diplomacy. The convergence of ideology and values between Vietnam and China, the cultural homology, the interconnectedness in economy and trade, and the agreement in diplomatic strategy. Both enable China to rely on Vietna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ino-Vietnamese relations to do a good job of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 as a whole.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美国联盟体系与地区经济发展”(11YJCGJW0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833.3;D8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平;李见明;;越南:新兴的东盟中坚力量[J];东南亚纵横;2007年11期

2 古小松;梁炳猛;;恩怨过后正常化——中越关系60年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0年01期

3 张植荣;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及其对解决海疆争端的启示[J];国际论坛;2005年02期

4 吴心伯;;论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2期

5 古小松;;东南亚的儒释道文化[J];东南亚纵横;2014年02期

6 翟];;突破中国崛起的周边制约[J];国际展望;2014年02期

7 马荣久;;中美权力转移与亚洲地区体系[J];当代亚太;2014年01期

8 卡莱尔 A·塞耶;许丽丽;;越南与崛起中的中国——成熟的不对称性动力[J];南洋资料译丛;2010年04期

9 阮心战;;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J];开放导报;2011年01期

10 韩玉贵;安秀伟;;论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塑造[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未醉,余罗玉;略论古代中越文学作品交流及其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刘合辉;华一新;张毅;;陆地边界谈判划界决策支持体系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12年02期

3 朱陆民;王珊;;试析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的挑战[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8期

4 刘合辉;张毅;曹一冰;;辅助边界谈判划界子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年02期

5 李未醉,余罗玉;简论古代中越医药交流[J];东南亚纵横;2004年06期

6 刘志强;;从越南的饮食看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J];东南亚纵横;2006年09期

7 邱丹阳;蒋玉山;;后冷战时期越俄关系的转型与重塑[J];东南亚纵横;2010年08期

8 王桃;;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关于清代以前中越关系的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9 于向东;刘俊涛;;“雄王”、“雒王”称谓之辩管见[J];东南亚研究;2009年05期

10 刘合辉;张毅;曹一冰;;边界谈判划界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合辉;张毅;曹一冰;;辅助边界谈判划界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2 刘征;;两座御苑与越南国王[A];《圆明园》学刊第十六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东;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韶阳;南沙群岛价值分类评价和开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王志强;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研究(1881-1886)[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彭巧红;中越历代疆界变迁与中法越南勘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于在照;越南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何海龙;边缘之拓治[D];厦门大学;2007年

8 黄安辉;中国京族哈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罗彩娟;社会记忆与历史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蒋国学;越南南河阮氏政权海外贸易研究(1600-1774)[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董蕙竹;新时期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阮秋香;喃字发展演变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靖;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国家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韦宏丹;越南语职衔称谓语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姜振华;越南阮朝科举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灿;中越独弦琴音乐文化比较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9 方婷婷;17-18世纪西欧与中日漆器贸易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永智;曾纪泽与中法越南交涉[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光盛;缅甸华人:概况和特点[J];当代亚太;2001年06期

2 何月香;俄日领土纠纷难以解决原因分析[J];当代亚太;2003年03期

3 朱凤岚;;“日韩大陆架协定”及其对东海划界的启示[J];当代亚太;2006年11期

4 孙学峰;黄宇兴;;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演变[J];当代亚太;2011年01期

5 吴金平,罗会知;国家形象与当代中美日在东南亚的竞争[J];东南亚研究;2004年03期

6 刘永涛;;中美安全政治关系的可能走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朱锋;;“权力转移”理论:霸权性现实主义?[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3期

8 周方银;;中国崛起、东亚格局变迁与东亚秩序的发展方向[J];当代亚太;2012年05期

9 蒋恺;东盟的历史与现实[J];和平与发展;1995年01期

10 邱丹阳;揭晓;;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与东亚合作[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工;安小平;;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2 李开盛;;求解南海争端[J];学习月刊;2010年23期

3 张宇;;南海争端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影响[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马为民;;美国因素介入南海争端的用意及影响[J];东南亚纵横;2011年01期

5 邱旺土;;印度对南海争端的介入及其影响评估[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6 李开盛;;南海争端需要战略性解决方案[J];学习月刊;2011年15期

7 李因才;;南海争端:较量无声胜有声[J];南风窗;2011年14期

8 巩建华;;中国南海海洋政治战略研究——论南海争端中的中国作为[J];太平洋学报;2012年03期

9 许利平;曾玉仙;;试析南海争端及其解决思路——基于国外学者观点的分析[J];太平洋学报;2012年02期

10 凌胜利;;南海争端准联盟化评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春;越南为何在南海争端中充当“带头大哥”?[N];国防时报;2011年

2 张天赦;南海争端再起,是惯例还是挑衅?[N];中国水运报;2013年

3 特约评论员 刘波;中菲南海争端应重回双边轨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 丁成耀;东南亚之行展示南海争端法律基调[N];法制日报;2013年

5 余永胜;中越协议昭示解决南海争端大方向[N];国防时报;2011年

6 特约撰稿人 余永胜;中菲南海争端转向行动之争[N];东方早报;2012年

7 特约撰稿人 余永胜;南海争端的美国考量[N];东方早报;2012年

8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士 孙兴杰;解决南海争端不能只靠宣言[N];经济观察报;2013年

9 本报高级编辑 丁刚;解决南海争端须从“冷处理”起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中国-东南亚关系专家 伊恩·斯多瑞 本报特约编译 郭懿芝;处理南海争端 中国底气来自哪里[N];世界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涛;南海争端对中国和平发展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2 马龙;南海争端的博弈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庆鸿;南海争端与中国南海政策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陈璐;美国重返东南亚背景下的南海争端[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林青青;美国重返东南亚背景下的中越南海争端[D];暨南大学;2012年

6 张晨辉;中菲南海争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廖雷;论中国主流媒体在南海争端中的作用与影响[D];外交学院;2012年

8 陈昊;南海争端解决的法律途径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黄映;南海争端解决途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王政;影响中国南海争端的国家因素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95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495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2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