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甲午战争以来东亚战略格局演变及启示——兼论120年来的中日关系及未来

发布时间:2019-07-08 21:29
【摘要】:从甲午战争至今,东亚经历了以"殖民、战乱、革命"为主的60年和以"和平、冷战、竞争"为主的60年。未来东亚是走向"安全、合作、统合"还是"对抗、冲突、内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关系的前景。东亚战略格局几乎每十年发生一次重大变动。目前安倍晋三内阁的某些做法,与甲午战争前十年及伊藤博文内阁有相似之处。这预示着未来十年日本国家模式转型有脱离和平发展道路的危险,使中日矛盾再度成为东亚战略格局中的主要矛盾。中国需要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变化中的日本,加强协调,妥善应对。
[Abstract]:Since the Sino-Japanese War, East Asia has experienced 60 years of colonization, war and revolution, and 60 years of peace, cold war and competition. Whether East Asia will move towards "security, cooperation, integration" or "confrontation, conflict and internal friction" in the future depends to a large extent on the prospects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The strategic pattern of East Asia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almost every decade. Some of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Shinzo Abe's cabinet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Ito Boven cabinet.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s national model in the next decade is in danger of breaking away from the road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making the Sino-Japanese contradiction once again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the strategic pattern of East Asia. China needs to have an in-depth,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anging Japan, strengthen coordination and properly respond.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基金】:200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国际战略环境预测与国家应对战略研究”(编号:09JZD0040-2)
【分类号】:D829.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江永;;日本武力介入钓鱼岛的图谋与法律制约[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解晓东;;日本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1期

2 陈哲;;试析日本防卫战略与交战规则的调整[J];国际论坛;2014年01期

3 刘江永;;安倍晋三与伊藤博文对华政策比较研究[J];史学集刊;2014年01期

4 陆伟;蔡建国;;冷战后日本政军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探析[J];日本学刊;2013年06期

5 左希迎;;中国在钓鱼岛争端中的战略动员[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张作云;;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后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J];管理学刊;201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亚太地区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王逸舟;;我看中日关系的前景[J];世界知识;2002年18期

3 江瑞平;;经济互利推动波折中的中日关系[J];世界知识;2002年20期

4 孙承;中日关系分析与展望[J];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06期

5 孙新;机遇与挑战——新时期中日关系的思考[J];日本学刊;2003年04期

6 王逸舟;中日关系的十个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9期

7 时殷弘;关于中日关系的战略性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9期

8 庞中英;对立加剧还是合作深化?——中日关系需要远见卓识[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9期

9 陆忠伟;中日关系:理解与推进[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9期

10 杨伯江;从战略高度定位中日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启新;;日本特大地震对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2 齐福霖;;近百年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一九九○年版[C];1991年

3 冯昭奎;;中日关系的历史拷问[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1期(总第110期)[C];2013年

4 米庆余;;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5 任常毅;;新中国60年中日关系面面观[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刘江永;;“311”大地震对世界经济和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7 徐启新;;我学会访日团应邀访问日本[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8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9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10 徐启新;;我学会与日中关系学会交流合作的新起点——记两学会共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站在大局高度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N];经济日报;2005年

2 李文(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推动中日关系向着平等互利方向发展[N];经济日报;2005年

3 张建新、刘丹、郑天虹;中日关系形势宣讲团在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举行报告会[N];人民日报;2005年

4 侯大伟、余靖静、李江涛、刘洋;中日关系形势宣讲团在川浙京等地举行报告会[N];人民日报;2005年

5 经济日报评论员;站在大局高度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指针[N];人民日报;2005年

7 樊勇明;中日关系坚冰之下蕴藏希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8 邱震海;中日关系:战略性改善还是实质性改善?[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

9 邱震海;中日关系改善的模糊模式[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

10 冯昭奎;2005:中日关系“不进则退”?[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邰哈斯其木格;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侯德贤;冷战后亚太地区中日关系与美国因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田林珠;新时期中日关系的走向及中国对日外交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王新堂;从血仇到友邻[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6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凡夫;追索正义与尊严的艰难诉求[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敏;试论冷战后中日关系演进中的美国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适;浅析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芳;发展中日关系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龚健;日本民族特性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包志荣;从文化因素论二战后的中日关系[D];暨南大学;2009年

6 陶宇;日本非政府组织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姜广英;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修志成;建构主义视角下中日关系的困境与解决途径[D];延边大学;2010年

9 董磊磊;运用高中历史教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日关系的实践和体会[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鹏飞;论21世纪初的中日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11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11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7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