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宪章》再现英美论战——评述历史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启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乾;罗斯福总统与美国二战期间对香港政策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张声海;太平洋战争前后的泰日关系[J];东南亚研究;2001年02期
3 曹瑞臣;赵灵燕;;地缘战略透视:英国传统均势外交理念的成因与实践[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何跃,牛文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伊朗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付辛酉;;1942年居里访华之再探讨[J];民国档案;2010年02期
6 韩锡玲;;论罗素完全和平主义思想的形成[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7 陆钢;;美国外交决策机制功能性失调之因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徐康明;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主要国际通道[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胡德坤;刘晓莉;;论联合国创立初期美苏英之间的分歧与协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10 张世均;两次世界大战间英国欧洲外交的历史教训[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蓝;;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2 徐康明;;意、德、日三国投降情况比较——四论日本的有条件投降及其影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3 韩永利;;战时美国战略与“保持中国于战争之中”[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嘉涵;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D];复旦大学;2011年
3 耿志;英美军事战略的历史考察(1919-1945)[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惠春琳;美国公众舆论对美国东亚政策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王一诺;冷战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唯啸;一战后英国在中东的政策[D];兰州大学;2011年
2 梁芹;论战时日本的对美战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岳;太平洋战争时期中英在缅甸的合作与分歧[D];安徽大学;2011年
4 王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日美谈判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梁辉;论战时美国对日本的战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莹;1941年日美谈判进程及破裂原因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余亮;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对美宣传策略及其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永锋;二战结束前后美国对德国政策的演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毛远臻;苏联与欧洲集体安全(1933-1935)[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裴芝荣;二战初期英国对德国经济战研究(1939.9-1940.6)[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泳;丘吉尔的波峰与谷底[J];商务周刊;2004年08期
2 ;智慧与快乐[J];打工妹;2004年05期
3 赵畅;面对权贵[J];中国监察;2003年06期
4 毛日清;1945年英国公民的选择——论丘吉尔下台与工党执政[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佚名;;外国元首们的浪漫情缘[J];幸福(悦读);2009年07期
6 宜闲;;丘吉尔和“英语民族史”[J];世界知识;1956年13期
7 海云;;丘吉尔的“裸体外交”[J];新闻世界(社会生活);2007年08期
8 任东来;美国与1944年英苏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J];美国研究;1997年01期
9 孙一萍;论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J];德州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丘吉尔为何败给了艾德礼[J];科学决策;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亚南;;战胜自已 融入和谐——试论老年退休者的心态改善[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亚南;;战胜自已 融入和谐——试论老年退休者的心态改善[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韩永利;;战时美国战略与“保持中国于战争之中”[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占中;丘吉尔的“金钱外交”[N];中国国防报;2004年
2 杜鹃;英学生“史盲”多 竟信丘吉尔“首登月”[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张聪;救市押宝新能源布朗奥巴马压力大[N];中国能源报;2009年
4 丁文曦;对女王丈夫执政能力丘吉尔曾表质疑[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徐剑梅;英解密文件:丘吉尔曾想逮捕戴高乐[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刘滢;英相访美为巩固“特殊关系”[N];工人日报;2010年
7 知名国际问题学者 和静钧;卡梅伦能否复制丘吉尔式的成功?[N];中国经营报;2010年
8 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林;谁将当选英国新首相依然是悬念[N];光明日报;2010年
9 张妍妍;支持率不如对手,意总理着急上火[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张国庆;为什么是奥巴马[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雪峰;从“人民民主”到“准斯大林体制”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丁文青;二战后丘吉尔政府外交政策探析(1951-1955)[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德华;英国从拒绝到申请加入欧共体的原因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3 殷振兴;欧内斯特·贝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广成;美国对法属北非的政策(1940-1942)[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娜娜;布莱尔执政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D];河南大学;2008年
6 陈蓓;从英美第一次核合作看英美特殊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代晓丽;罗马尼亚政局变动与大国的争夺(1944-1948)[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雷建锋;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69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56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