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岛链封锁及其对我国海上安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美国岛链封锁及其对我国海上安全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及其盟国利用西太平洋岛链对中国采取封锁战略,严重威胁着中国在太平洋海上出海通道的安全。因此中国应从被动到积极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冲破岛链封锁,打通出海口,维护中国海上航线及其咽喉要道的安全:一是要把解决台湾问题作为核心关键;二是要把解决南海问题作为重要突破口;三是要把争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控制权和坚决反对日本利用冲之鸟礁来扩大专属经济区的错误做法作为支撑;四是要加强对岛链和出海通道的科学研究,同时要运用有关国际海洋法维护自身权利,并增强应急能力;五是要努力争取获得在印度洋的出海口;六是要加强各种层次和各种领域的国际合作;七是要不断提升中国海军近海防御和远海防卫作战能力。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岛链封锁 出海通道 海上安全
【基金】: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GJ007) 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48) 2013年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3lslktmks-01)
【分类号】:D823;D871.2
【正文快照】: 所谓“岛链”是“岛屿锁链”的简称,具有地理上的含义和政治军事上的内容。最初是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根据西太平洋海域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岛群的地理位置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围堵亚洲大陆,封锁和扼杀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地圈。但苏联解体后,岛链封锁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开金;李光所;曹永恒;;岛链浅析[J];船舶;2006年05期
2 王伟;;中国能否冲破“遏制链条”[J];当代军事文摘;2005年09期
3 田剑威;;解放军加强捍卫南海主权实力[J];共产党员;2009年14期
4 中宁;;对峙黄海[J];东北之窗;2010年15期
5 张茵;;“第一岛链”上的“锁眼”[J];当代军事文摘;2007年07期
6 王羽纶;;冲破太平洋三大岛链[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年06期
7 海韬;;9大远洋通道随时可能被封闭 聚焦中国海军出海口[J];共产党员;2010年11期
8 海盾;三重岛链做长缨 妄想缚住中国龙——中国周边的美国航母基地[J];舰载武器;2004年10期
9 江淮;;中国的出海通道在哪里——岛链篇[J];世界知识;2010年09期
10 ;中国的出海口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J];水路运输文摘;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芬;;日本海上能源通道安全法律保障机制[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2 刘明;;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3 贾大山;孙峻岩;罗洪波;;中国石油海运通道安全评价与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史春林;;近年来中国防范和打击海盗问题及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冯梁;;关于应对美军进驻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思考[J];东南亚之窗;2006年01期
6 刘明;;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分析[J];发展研究;2010年03期
7 郭磊;;中苏(俄)军事安全互信的重启——中国洽购苏27战斗机[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8 胡杰;;简述冷战后东南亚的海盗活动及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万志龙;;对海军遂行护航任务中法律问题的思考[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0期
10 张清改;;试论吴焕先在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活动及其贡献[J];传承;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颖;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黄文治;鄂豫皖苏区道路:一个民众动员的实践研究(1920-1932)[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洋;建立信任措施实践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周云亨;中国能源安全中的美国因素[D];复旦大学;2011年
5 石家铸;海权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6年
6 詹欣;美国情报部门对中国军事的评估(1947—1976)[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桑俊;红安革命歌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晓鸣;新时期中国海上危机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魏书杰;中国海上贸易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蒋积伟;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湛艳梅;中国海洋基本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历安东(Anton Lee Wishik Ⅱ);美国“反介入/区域阻断”军事战略概念与中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比较[D];南京大学;2011年
3 白剑;美国驻东盟大使—缘起、职能与前景[D];暨南大学;2011年
4 次亚楠;中国石油进口安全战略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菲;论建立全球性反海盗国际法庭的必要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海芳;船舶登临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D];湘潭大学;2011年
7 丰华;基于国际危机管理的中美海上军事安全合作[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任珂瑶;南海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苏州大学;2011年
9 张楠;中共执政以来自然灾害救治工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靳培雄;中国海权与国家的海上力量[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贾大山;孙峻岩;罗洪波;;中国石油海运通道安全评价与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吴永年;;论中巴开辟新“贸易-能源”走廊[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3 张婷婷;试论发展中国与南亚的区域合作[J];南亚研究;2005年01期
4 陈继东;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与地区范围问题[J];南亚研究季刊;2005年01期
5 张吉林;对通往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S1期
6 孙晓蕾;王永锋;;浅析我国石油进口运输布局与运输安全[J];中国能源;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J];w,
本文编号:327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2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