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
本文关键词: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在经历一轮投资拉动式增长后再次出现疲软的态势,而作为经济基石的制造业更是难以幸免。新一届政府上任后也制定了不能简单依靠投资等刺激政策拉动经济增长,要努力追求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方针,,也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我们发现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受到中央领导层的高度关注,并已出台了多项措施引导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究其原因在于文化产业拥有的高附加值性、高渗透性、外部性等多重经济特性决定了其不仅易于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还能将其文化创意元素等高价值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而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基于这种现实背景,本文力求从产业融合的视角重点研究我国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以此希望能够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一条新的解决途径。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从技术创新角度研究制造业升级的较多,且更多的是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制定区域产业升级政策,从制造业内部角度研究产业升级的也不多,即使少数研究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文献,也多以理论分析为主,没有从实证分析角度指导制造业升级的思路。所以本文希望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尽可能详尽地分析阐述两者间的关系,以便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并对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升级产生现实指导意义。 为此,本文在理论部分首先探索了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因,并且归纳总结了融合可能的4种模式:产业一体化融合模式、产业延伸融合模式、产业渗透融合模式和产业重组融合模式以及相对应的融合过程。然后,本文从制造业升级的界定出发,结合前文对产业融合模式的分析,着重从“制造业内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内产品结构升级”和“同一产品价值链上的升级”三条路径入手分析了文化产业的融入为何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 在实证部分,本文分别通过产业融合度分析,耦合协调度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综合分析考察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现状以及两个产业的融合是否对制造业升级产生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与制业的融合程度还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与制造业升级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12年两系统耦合度已达初级协调阶段,两系统间相互促进作用更加明显;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更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对促进制造业升级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促进制造业中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业中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以及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盈利水平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实证结果印证了理论分析中的结论,这样也就更加坚定了未来我国要继续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决心与信心。为此,依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要从思想、政策、创新、人才、市场和品牌营销等方面促进文化产业与制造融合,以此带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的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产业融合 制造业升级 耦合协调度 因果关系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4;F4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4-20
- 1.2.1 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其分类14-18
- 1.2.2 制造业的定义及其分类18
- 1.2.3 制造业升级概念的界定18-19
- 1.2.4 产业融合概念的界定19-20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20-22
- 1.3.1 研究内容20-21
- 1.3.2 研究方法21-22
- 1.4 创新点及难点22-23
- 1.4.1 研究创新点22
- 1.4.2 研究难点22-23
- 1.5 研究框架23-24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24-32
- 2.1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24-26
- 2.1.1 产业融合理论的发展24
- 2.1.2 产业融合的原因研究24-25
- 2.1.3 产业融合的效应研究25-26
- 2.2 产业升级理论研究综述26-29
- 2.2.1 以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研究产业升级26-27
- 2.2.2 以国际产业转移的视角研究产业升级27-28
- 2.2.3 以产业链的视角研究产业升级28
- 2.2.4 以产业集群的视角研究产业升级28-29
- 2.3 以产业融合的视角研究我国制造业升级综述29-30
- 2.4 文献综述评论30-32
- 第3章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32-40
- 3.1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32-35
- 3.1.1 我国文化产业总体现状32-33
- 3.1.2 文化产业的经济特征33-35
- 3.2 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35-39
- 3.2.1 我国制造业总体现状35-37
- 3.2.2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37-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40-64
- 4.1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分析40-52
- 4.1.1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必要性40
- 4.1.2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因分析40-43
- 4.1.3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模式分析43-47
- 4.1.4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分析47-52
- 4.2 产业融合视角下制造业升级路径分析52-59
- 4.2.1 制造业内产业结构升级52-54
- 4.2.2 制造业内产品结构升级54-56
- 4.2.3 同一产品价值链上的升级56-57
- 4.2.4 三种升级路径的关系57-58
- 4.2.5 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升级的循环体系58-59
- 4.3 与文化产业融合背景下上海轻工业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59-62
- 4.4 本章小结62-64
- 第5章 我国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测度与分析64-73
- 5.1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现状分析64-66
- 5.2 产业融合度的度量66-72
- 5.2.1 产业融合度的度量方法66-67
- 5.2.2 方法的选取和解释67
- 5.2.3 我国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的横向比较67-69
- 5.2.4 我国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程度的纵向比较69-72
- 5.3 本章小结72-73
- 第6章 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分析73-87
- 6.1 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分析73-82
- 6.1.1 耦合理论的概念和应用73-74
- 6.1.2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建立74-76
- 6.1.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76-77
- 6.1.4 数据标准化与指标权重的确定77-79
- 6.1.5 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升级耦合协调度分析79-82
- 6.2 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升级的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82-86
- 6.2.1 方法说明及变量选取82
- 6.2.2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82-86
- 6.3 本章小结86-87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87-94
- 7.1 本文总结87-90
- 7.1.1 理论分析总结87-88
- 7.1.2 实证分析总结88-90
- 7.2 促进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进一步融合的建议90-92
- 7.2.1 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为主体的宏观政策建议90-91
- 7.2.2 以产业配套措施为内容的中观优化建议91
- 7.2.3 以企业自主发展为目标的微观引导建议91-92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92-94
- 参考文献94-98
- 附录98-9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9-100
- 致谢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曾贵;;基于文献综述的文化产业概念反思[J];创新;2010年05期
3 林涛;谭文柱;;区域产业升级理论评价和升级目标层次论建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4 张明志;郑秀莲;;国际产业转移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升级问题研究——基于国际外包的分析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6 张杰;刘东;;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架构的一个初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7 胡晓鹏;;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8 徐盈之;孙剑;;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7期
9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10 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03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