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卡拉汉政府与1978年欧洲货币体系谈判
本文关键词: 英国 卡拉汉政府 欧洲货币体系谈判 出处:《史学集刊》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78年是欧共体国家就建立欧洲货币体系议题进行谈判的关键一年。英国卡拉汉政府怀疑这一倡议的初衷是以英镑升值为代价来阻止德国马克走强,因此从一开始就对它缺乏热情,加上在资源转让和汇率干预机制选择等问题上的主张无法实现,英国最终决定不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安排——汇率机制。卡拉汉政府之所以采取这种政策,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此外,国内政治环境的制约以及卡拉汉的大西洋主义思想等因素,也强化了英国政府不加入欧洲汇率机制的决心。
[Abstract]:1978 was a crucial year for European Community countries to negotiate a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The Callahan government suspects that the initiative was intended to prevent the German mark from strengthening at the expense of a stronger sterling. Hence the lack of enthusiasm for it from the outset, coupled with claims on issues such as resource transfers and the choice of exchange-rate intervention mechanisms, which could not be realized. Britain finally decided not to join the central arrangement of the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the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The Callahan government adopted such a policy with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first place. The constraints of the domestic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Callahan's Atlanticist ideology also reinforced the British government's determination not to join the European exchange rate regime.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分类号】:F825;K561
【正文快照】: 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体系在随后20年间的运作经验,为欧元的诞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为了建立这一体系,欧共体国家在1978年进行了艰难的关键性谈判。但是,欧洲货币体系建立时,作为欧共体主要成员国和欧洲金融大国的英国没有加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克宁;侯晋封;;二战以来英国选举制度变迁探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石强;刘锦涛;陈海天;;清初圈地和英国圈地运动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年10期
3 吴克燕;;刍议劳里埃的加英政策[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王丽娜;;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吴景平;英国关于解决“满洲国”问题方案的提出与破产[J];史学集刊;1988年04期
6 曾志;;英国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5期
7 蔺志强;刘文立;;英国政府的“一个吵闹而多嘴的朋友”——《泰晤士报》对列强侵华活动的报道及其影响(1897-1899年)[J];学术研究;2007年02期
8 南华;;英国曾想提前30年归还香港[J];党史纵横;2007年07期
9 王仕英;;肯尼迪政府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原因探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6期
10 毛锐;;私有化与撒切尔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廖小健;;英国殖民政策与马来亚马华种族政党联盟的建立[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王明星;;英日同盟与日韩合并[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海;英属北美殖民地在战火中燃烧[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李新宽 张淑秋;英国近代创新社会的启示[N];吉林日报;2010年
3 童小军;英国早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8年
4 金海;殖民地时期的美国[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陈济朋;解密文件说:英法50年前曾想合二为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翰天;英西争夺沉海300年的宝船[N];中国商报;2003年
7 黄敏兰邋(本报书评人);两百多年前的英国文化热[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北京大学哲学系 许国荣;罗斯鲍德:被遗忘的英雄[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江怀;乾隆盛世: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世界的机会[N];中国档案报;2004年
10 肖广德;两枚一战华工纪念章[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仕英;肯尼迪政府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雪飞;战时中立国海上贸易权利之争的历史考察[D];南京大学;2002年
3 耿志;英美军事战略的历史考察(1919-1945)[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艳红;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海盗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唐景雄;英国中亚政策的演变(1856-1914)[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晶;英国和朝鲜战争[D];山西大学;2008年
4 张璐;论欧共体预算中的英国问题[D];吉林大学;2007年
5 田野;麦克米伦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6 孟琦;二战时期英国对美国的媒体外交[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7 韩丰连;“第三条道路”指引下的当代英国福利和教育改革[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喻林;多维视野下的英国对华政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马丽敏;19世纪英国城市化与人口迁移[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赵万里;马岛战争与英美阿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2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45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