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布列斯特和约与美国反俄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8-02-05 19:26

  本文关键词: 俄国 十月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 美国 “红色恐惧” 出处:《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十月革命后,由于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府推行的外交政策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加之二者在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使得美国社会对这个俄国新政权产生了强烈反感和厌恶,以致一战后不久,在欧洲共产主义革命和美国国内罢工事件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出现了"红色恐惧"的浪潮。不仅表现在美国政府对共产党人的打击上,也反映出美国公众中普遍存在的红色恐惧心理。
[Abstract]: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foreign policy pursued by the Russian Bolshevik government harmed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deologic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It made the American society have strong aversion and disgust to the new Russian regime, so soon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uropean communist revolution and the American domestic strike and other factors. There is a wave of "red fear"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American government's attack on the Communists, but also reflects the widespread red fear in the American public.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K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旭红;论“黄祸论”的形成根源及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刘旭东;;论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余婷婷;;美国文化的永恒主线——浅谈美国对外扩张的基本特点及表现形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张亮;;美国战争电影中人性表达之流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刘忠;;作为一个偶然地区性事件的正当程序革命[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胡铁生;美国革命时期政治哲学背景论略[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7 李正华;中美知识产权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8 王存福;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文化渗透战略及我国的防范措施[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9 张树彬;安岩;;英语文化霸权与中国文化安全[J];长城;2010年02期

10 郭锐;;冷战后美俄日韩对朝政策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兼论中国对朝政策的知觉定位[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宇燕;;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梁灯;;国家课税权的合法性解释[A];财税法论丛(第11卷)[C];2010年

3 梁志;;罗斯托、现代化理论与冷战[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4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谭笑;“遏制”战略再审视:从卡特到布什—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10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玲;文化全球化影响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之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杜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耿直;早期美国华工的命运(1865—1894年)[D];山东大学;2010年

4 齐伟;美国与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文俊;新政时期的美国儿童局[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卓然;丹尼尔·韦伯斯特的国家主义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德刚;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研究(1938-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斐;好莱坞电影的主要意识形态倾向剖析[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徐鹏;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大企业主的财富之源与归向[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郭凯;约翰·路易斯·加迪斯的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疆;王培利;;“恐赤”的由来——俄国十月革命与美国第一次“红色恐惧”[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492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492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