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民族主义到世界主义——全球视野下的美国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8 16:51

  本文选题:美国史 切入点:全球史观 出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一部美国历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进行不同的解读。美国是通过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赢得独立的,关于美国独立,迄今为止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美国历史的局域范畴。实际上,美国独立的世界意义在于,它极大地冲击了15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主宰的世界性殖民主义体系和国际关系格局,推动和促成了国际关系格局与结构的历史性震荡和分裂,导引了世界性的政治大裂变。从美国独立到拉丁美洲独立,从孤立主义到门罗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完成了从殖民地到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嬗变。美国由一个以"孤立主义"为建国原则的民族主义的地区性国家转变为"门户开放"为主旨的世界主义国家的历史表明,美国在世界大势发生时代性转变的历史关头,适时地提出了先进的世界秩序理念,主导了世界发展潮流的方向,从而完成了从民族主义向世界主义的转换,最后攀升到世界大国的地位。
[Abstract]: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interpret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perspectives. The United States won its independence through a war of national liberation. In fact, the significance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 in the world is that it has greatly impacted the world colonial system and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ominated by Europe since 15th century. It has promoted and contributed to the historic shock and division of the pattern and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guided the worldwide political fission. It is a complete historical process from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independence of Latin America, from isolationism to the emergence of Monroe Doctrine. In the process, The United States has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colony to an independent nation-state. The histor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a nationalistic region based on "isolationism" to a cosmopolitan state with "open doors" as its main thrust show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transformed itself into a cosmopolitan country with the principle of "isolationism" as its founding principle. At the historical juncture when the world trend has changed in a time, the United States has time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dvanced world order, which has led the trend of world development, thus completing the transition from nationalism to cosmopolitanism. In the end, he ascended to the status of a world power.
【作者单位】: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K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冬梅;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角色与美国“世界主义”对外战略的实施[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德布西;向亮;;美国史:法国的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12期

3 韩宇;网上美国史资源概述[J];史学集刊;2002年04期

4 裔昭印;全球视野下的世界文化史编纂[J];学术研究;2005年01期

5 徐奉臻;用全球史观审视1500年以后的世界──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J];史学月刊;1997年06期

6 陈晓;美国史研究著作类[J];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03期

7 李剑鸣;探索中国美国史学发展的路径——读杨生茂教授的《探径集》[J];美国研究;2003年02期

8 杨生茂;刘绪贻;;《美国通史》总序[J];博览群书;2003年01期

9 刘绪贻;6卷本《美国通史》诞生记[J];世界历史;2004年01期

10 刘绪贻;;我研究美国史的经历[J];书屋;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琦;;论克里奥尔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局限性[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2 罗敏;;中国关于战后越南问题的认知与实践(1942~1946)[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3 李达三;;甘地是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4 王祥玉;;略论杜鲁门主义[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5 金希教;;韩国的中国观及其保守的历史[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6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7 梁占军;;一个新的世界史视角:全球史[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8 苏智良;;“慰安妇”问题的过去与近况[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新生;;战后初期东亚地区的权威主义政治[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10 王红生;;试论20世纪亚洲民族国家建设中的群众与暴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希恩;“民族主义”的主要类别及内容(下)[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李世安;从民族主义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于福坚;大国之殇:苏联解体背后的民族主义因素(上)[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于福坚;大国之殇:苏联解体背后的民族主义因素(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李世安;警惕民族主义的恶性膨胀[N];光明日报;2005年

6 纳日碧力戈 复旦大学;文明、民族、国家:流动的边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李秉忠;巴尔干民族起义与现代土耳其的兴起[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武汉大学教授 刘绪贻;我冲破了世界史研究的一个禁区[N];北京日报;2007年

9 雷颐;法西斯主义理论的致命诱惑[N];北京日报;2005年

10 黄艳红;法国大革命与法兰西民族的诞生[N];中国民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基龙;一战后中韩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蓝;1918—1929年美国对德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D];厦门大学;2002年

4 任东波;从帝国到国际共同体[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辉;苏丹内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发臣;近代日本极端国家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孟君;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的民族政策[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延庆;美国与刚果危机(1960-1963)[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慧;民族主义与近代德国的统一[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戴勇;民族主义与新加坡现代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马英;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世界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文浩;近现代资本主义与世界大战的起源[D];苏州大学;2006年

5 江振鹏;18-19世纪爱尔兰天主教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岳志强;马库斯·加维黑人民族主义思想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芬;新加坡独立之初外资政策的转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映宇;从德国思想史的嬗变看默克尔政府的“价值观外交”[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伟然;暹罗华侨教育与民族认同(1912-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苏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实践过程及历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84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84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e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