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启蒙运动与科学
本文选题:苏格兰启蒙运动 切入点:苏格兰 出处:《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01期
【摘要】:苏格兰启蒙运动深受科学的影响,在社会文化中孕育出理性、宽容、实用和进步等重要的现代观念。而苏格兰启蒙运动反过来又为科学摆脱神学教条,推进科学理论的增殖和科学社会建制的成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苏格兰启蒙运动与科学的积极互动,为科学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和对话提供了一个颇具启发的范例。
[Abstract]:Deeply influenced by science,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gave birth to important modern concepts such as rationality, tolerance, practicality and progress in social culture.In tur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for science to get rid of theological dogma and to promote the multiplication of scientific theory and the maturity of scientific social system.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nlightenment and science in Scotland provides an enlightening example for the blending and dialogue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al cultur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于科学文化的哲学思考”(10BZX025)
【分类号】:K5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的深刻关联[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6期
2 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赵一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4 朱莉;;新闻媒体报道“冷漠化”现象及其成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5 章忠民;黑格尔的秘密与解构——从黑格尔对本体论证明祛魅与神化谈起[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6 王婷;;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理论探析[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7 陈鸿;"夸父"们的尴尬——解读毕淑敏的小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朱康;;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地形志——福柯、斯皮瓦克、杰姆逊之间的两次“对话”[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9 赵志浩;;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哲学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罗松涛;;《论历史概念》:历史的辩证意象——兼论本雅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赵彦芳;;底层世界:贫乏与诗意——迟子建小说中的底层美学[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乔国强;;用异端向正统挑战的阿多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卢风;;两种科学观:本质主义的与非本质主义的[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吴睿;;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对策[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进尧;;弘扬人文精神 推进民办教育[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2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5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8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猛;福柯话语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谷立平;论互联网“人肉搜索”的社会责任缺失[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勇军;罗伯—格里耶新小说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娜娜;萨特诗学选择观念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万维玮;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D];南昌大学;2010年
8 邹玉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周栋栋;鲍曼“流动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曹敏;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评价与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乐天;科学研究与智慧[J];思维与智慧;1995年03期
2 王志康;;论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1期
3 祝民;如何正确地对待考据[J];哲学研究;1963年03期
4 王靖华!北京;科学研究中“见微知著”方法[J];思维与智慧;1996年01期
5 戴镏焌;娗娗提高外姙教学岅量的几个UO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59年05期
6 龙溆贞;《怎样进行科学研究》简介[J];中国地质;1991年06期
7 曹镜沂;;大茅山的科学研究[J];中国农垦;1960年08期
8 钱冰;;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道路[J];武汉测绘学院学报;1958年00期
9 查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学的“公有性”之我见[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7期
10 陈捷;科学研究的道德观——(自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J];中国音乐;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健;吴晓莉;周云凯;张婷;任军;;临床检验开放式实验教学结合科学研究的探索[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肖小河;;中药科学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于欣欣;白玉;;把科学研究作为促进学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思维科学研究案例[A];首届中医思维科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8年
5 昝淑芹;;让孩子走进大自然[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科学的本源[C];2006年
6 方晓阳;;科学研究一定需要国家基金支持吗[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科学的本源[C];2006年
7 杨文志;;科学是一只高高飞翔的“鸟”[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科学的本源[C];2006年
8 王骏;;医学影像技术学的科学研究[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尚民;;浅议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的“诚信”[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媛;张开立;王茜;陈晓燕;马景昕;刘铭;孔庆友;王晓炜;吴茉莉;张朋;刘佳;李宏;;浅谈医学遗传学教学与医学科学研究的关系[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文斌;科学研究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N];光明日报;2004年
2 见习记者 王旭升;让教授潜心做学问[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朱广菁;学会用色彩创造和谐[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曹菲;中国大陆科钻科学研究获重要成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马秀山;享受科学研究才有的幸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范又;科学研究中每一个领域都很重要[N];光明日报;2004年
7 陈琳;扩张生物科学研究,美国高校“圈地”凶猛[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记者 丁海明、包国俊;我军事科学研究迈入模拟论证时代[N];解放军报;2006年
9 王世华 朱棣 束立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王蓓;高松:在科研中体会激动与美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秦元海;论科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6年
4 徐莉;河南省恐龙化石科学特征及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陈敬全;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李铁林;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的崛起[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项松林;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潘晴燕;论科研不端行为及其防范路径探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郭英玲;绿色制造技术的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林;错误理论: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重建[D];中南大学;2003年
2 岳付荣;由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看科学发现的自组织[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黄丹凤;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指南针”[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家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物理人才培养及研究工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颖;大学权力治理结构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影响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宋洁绚;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戈海军;技术科学历史分期的多维度实证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8 李彤;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化[D];山西大学;2006年
9 刘秀;科学研究中的收敛思维[D];长安大学;2008年
10 侯景琼;教育技术科学研究规范化细则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3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70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