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11:52
本文选题:德国企业 + 魏玛共和国 ; 参考:《史林》2017年01期
【摘要】: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该书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了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的百年历程。企业代表会是一种企业层面的劳资协调机构,由企业雇员选举产生,代表雇员利益。它在企业中同资本家一起共同介入福利、人事与经济事务中。该制度最早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到魏玛共和国初期实现制度化,经过纳粹时期的缺位后,又重新出现在联邦德国的舞台上,并建构起彼
[Abstract]:The 2016 edition of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combs the century-long history of German enterprise representative association system from a diachronic point of view.A corporate representative is an enterprise-level labor-management coordinating body elected by an employee to represent the employee's interests.It works with capitalists in welfare, personnel and economic affairs.The system first emerg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was institutionalized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Weimar Republic. After the absence of the Nazi period, it reappeared on the stage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constructed it.
【分类号】:K516.4-5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仙钦;;NEUMAN和ESSER集团[A];第六届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展览暨会议参展商新产品和服务报告[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李春燕 本报记者 赵何娟;德国政府赴华检验德企环保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2 ;欢迎德国企业到上海发展[N];解放日报;2007年
3 德国朗盛集团全球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 刘峥嵘;中国企业入德:不吝分享价值观[N];中国经营报;2008年
4 如雪;做德国企业进入中国的桥梁[N];国际商报;2002年
5 铃兰;上海德国中心德国企业的“中国家”[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6 本报记者 徐伟;中国正逐渐成为德国企业的创新基地[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7 宗合;中航工业与德国企业签署两个项目[N];中国航空报;2014年
8 记者 李棠棣;德国企业愿和中国一起成长[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本报驻柏林记者 陈秋良;中德经贸合作驶上快车道[N];经济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陈琳琳;德国资本加速抢滩中国[N];国际商报;2006年
,本文编号:1731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7310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