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亚危机期间的奥俄关系,1908-1909
本文选题:波斯尼亚危机 + 奥俄关系 ; 参考:《南京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德奥同盟国集团借机对塞尔维亚宣战,进而引发了一次全人类战争。中欧集团为何采取战争通牒这一最为极端的手段?这是否是它们想当然地举动呢?事实上,德奥集团之所以会施以战争通牒相威胁与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波斯尼亚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 波斯尼亚危机的爆发是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柏林会议后,欧洲政治格局逐渐由多国均势状态向以英德为首的两极格局演变,奥匈帝国在逐渐形成的两极格局下,愈发觉得受制于德国,且随着英俄协定签订,俄国将扩展方向转向巴尔干地区,奥匈帝国进一步认识到奥俄可能性冲突的风险。奥匈帝国认为,要想在尚未稳定的欧洲两极体系下有所作为,必须挑起事端,寻找突破口,这样才有可能为本国获取利益。1907至1908年的一系列突发性事件为奥匈帝国实施破坏计划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计划实施的最佳选择场所就是奥匈帝国长期占据的波黑两省。因为两省长期以来一直是奥匈帝国统治集团的图谋之地,加之奥匈帝国无力从事海外扩张,因此,也只能将目标放在与其邻近的巴尔干地区。 本文将以奥俄两个巴尔干主导国为主线,着重分析两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围绕两国博弈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态度。全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波黑问题历史演化进程与奥俄两国各异的地缘战略之间的关系。同时,说明英俄协定签订对奥国的刺激作用以及奥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最终实施吞并计划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部分为波斯尼亚危机的发生。这部分主要阐述奥国自拉响波黑危机的导火索至正式实施吞并危机期间的一系列准备,其中还涉及世界外交史上至今仍是个谜团的布赫劳会谈,并对会谈作一定的分析。 第三部分为全文的重点,主要论述波斯尼亚危机爆发期间奥俄外交博弈,其中涉及奥俄两国对召开国际会议、争取保加利亚以及针对塞尔维亚这三方面的角逐。 第四部分为波斯尼亚危机带来的影响。这部分着重强调波斯尼亚危机对危机过程中主要参与国的影响以及对国际政治秩序的影响,此外,还阐述了危机与一战爆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波斯尼亚危机爆发的前因后果,实际上向我们展示了国际政治环境中权力争斗的现实,个人的野心与国家贪欲的膨胀会增加国际冲突的危险性,特别是当体系结构下主要大国一旦怀有清除异己、力图获得国家利益最大化时,势必给整个人类带来难以预测的灾难。因此,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定,要求主要大国适当限制本国膨胀的权力,以合作与交流来替代武力冲突的激烈斗争,尽量以共赢的国际机制为依据,能够从人类冲突的悲剧中吸取教训。
[Abstract]: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 First World War was the assassination of Sarajevo , the German Group of the Allied Powers borrowed a war against Serbia and led to a whole - human war . Why did the Central European Group take the most radical approach to the war ? Is it a matter of course what they wanted to do ? In fact , the Bosnian crisis was a preview of the First World War .
The Austrian - Hungarian empire , which has long been a plot of the Austro - Hungarian Empire , has long been a plot of the Austro - Hungarian Empire , and the Austro - Hungarian Empire has been unable to pursue overseas expansion , as the Austrian - Hungarian empire has long been a plot of the Austro - Hungarian Empire .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 countries ' foreign policy , as well as the attitude of the two major military groups around the two countries .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
The first part mainly cov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and the geo - strateg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 At the same time , it illustrates the stimulating effect of the Anglo - Russian agreement on the country and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nnexation plan .
The second part is the occurrence of the Bosnian crisis . This part mainly describes a series of prepar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crisis in the Austrian nation from the crisis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 to the form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sis of annexation , and it also relates to the talks in the world ' s diplomatic history , which is still a mystery , and has made a certain analysis of the talks .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whole text , mainly discusses the Austrian diplomatic game during the outbreak of the Bosnian crisis , which deals with the two countries ' role in convening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for Bulgaria and for the three aspects of Serbia .
The fourth part is divided into the impact of the Bosnian crisis , which highlights the impact of the Bosnian crisis on the main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in the crisis and the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 , and also sets out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sis and the outbreak of war .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Bosnian crisis , in fact , show us the reality of power struggle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 The expansion of individual ambition and national greed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 especially when the major powers in the architecture try to maximize national interests . Therefore , to maintain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 the major Powers are required to properly limit their expansion , to cooperate and exchange the violent struggle against the conflict of force and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tragedy of human conflicts as much as possible on the basis of a win - win international mechanism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顾巢陵;人权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孟华秀;中俄伊犁交涉与中法越南交涉成败原因之比较[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4 朱继光;;蒋介石对陶德曼调停的态度之变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黄英;《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的签订与美国的退出[J];北方论丛;2002年03期
6 于春苓;;影响俄罗斯外交的传统因素[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7 许加梅;;冷战时期美国对南斯拉夫政策评析(1948—1958)[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8 徐长恩;;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新加坡华文教育衰落原因[J];八桂侨刊;2009年01期
9 张小强;;美苏冷战与中国内战的关系——中国内战结构性原因探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杨耕;;战略性对抗的中日互惠关系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梅雪芹;;张文淳先生与我国的世界史研究[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2 龙向阳;;1966—1969年中国与非洲关系初探[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3 丁明;;1992年中俄关系略论[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中忱;;亚非作家会议与中国作家的世界认识[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5 杨原;;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6 熊乐兰;詹真荣;;列宁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生;;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8 关捷;关伟;;论东北少数民族抗战特点[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承就;古巴共产党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晓军;冷战后俄罗斯军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郭秋梅;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迁移组织(IOM)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余锦龙;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10 道明;阿塞拜疆在欧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广峰;战后国际格局下的琉球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玲;残雪对卡夫卡小说模式的接受与变异[D];湘潭大学;2010年
6 武红旗;克里米亚战争前欧洲列强的外交博弈[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宇;论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继婷;查尔斯·埃文斯·休斯的早期政治和外交生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晓岭;桀骜难驯的权力—德国立宪艰难之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霞;英国与英布战争(1899-1902)[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31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73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