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租条款的起源及其在英美的发展差异
本文选题:英美 + 光租条款 ; 参考:《学术论坛》2012年12期
【摘要】:光租条款是因租船承运人不享有责任限制权利而创造出来的。在国际公约和各国立法规定租船承运人与船舶所有人享有相同的责任限制权利以后,英国仍以契约自由理论维护光租条款效力,美国则以《海牙规则》第3条第8款等为依据否定光租条款效力。英美关于光租条款效力的判例变化,根源在于两国的航运、贸易产业立场不同。
[Abstract]:The no-charter clause was created because the charterer did not have the right to limit his liability.After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and the legisl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stipulated that the chartered carrier and the owner of the ship had the same rights of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Britain still maintained the validity of the no-charter clause with the theory of freedom of contract.The United States denies the effect of the no-rent clause on the basis of Article 3, paragraph 8, of the Hague rules.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effect of light lease clause changes, the root of the two countries shipping, trade industry position is different.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大连海事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大连海事大学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项目(2012TD030)”资助
【分类号】:K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天生;;论海洋油污风险的社会责任机制与国际分担机制[J];求索;2012年08期
2 阎铁毅;;北极航道所涉及的现行法律体系及完善趋势[J];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亚楠;北极资源开发的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雄;;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J];国际论坛;2009年06期
2 曾望;;北极争端的历史、现状及前景[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10期
3 邹克渊;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6年02期
4 张惠荣;;海上没有弹丸之地——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看海洋权益纷争[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1期
5 王秀英;;国际法视阈中的北极争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6期
6 赵颖;;浅析北极所面临的法律挑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3期
7 尹丹阳;;解决北极争端的法律机制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年09期
8 高威;;南北极法律状况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04期
9 刘中民;;北冰洋争夺的三大国际关系焦点[J];海洋世界;2007年09期
10 央泉;;麦尔维尔海洋生态思想之渊源[J];求索;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牛启铭;冷战时期美国极地政策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际红;二战前日本偏离追随英美等强国发展轨迹探究——写在纪念二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李昌新,黄世相;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美矛盾及其妥协[J];世界历史;2004年06期
3 赵怀普;评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J];外交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段丽珍;从敦刻尔克到德黑兰──论1940年至1943年底英美关系的演变[J];许昌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5 罗恩才;盟军为何放弃进军柏林[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07期
6 黄凤志;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远东政策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王贞;英美“特殊关系”中的血缘文化情结因素[J];江汉论坛;2004年10期
8 曹大友;1940—1941年两次印度支那危机与英美远东关系的转变[J];世界历史;1994年02期
9 魏海青,乔丽萍;试论冷战时期的英美“特殊关系”[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张西虎;战后初期英美特殊关系对世界格局的影响[J];探索与争鸣;2004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柳玉鹏;冷战时,英美间谍如何打入苏联?[N];中国国防报;2010年
2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德国不能容忍为纳粹历史张目[N];光明日报;2005年
3 徐庆全;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的曲折内情(三)[N];学习时报;2005年
4 徐庆全;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的曲折内情(二)[N];学习时报;2005年
5 西蒙·波森 英国《军事历史》杂志 本报特约编译 叶子;二战中罗斯福排挤戴高乐[N];世界报;2009年
6 唐明;一份最早反映“珍珠港事件”爆发的电报[N];中国档案报;2009年
7 李学华;德国间谍差点毁了“火炬行动”[N];中国国防报;2009年
8 吴伟;卡廷惨案:真相已经大白[N];东方早报;2010年
9 记者 萧国华;我国“二战”战俘研究专家偕同日本“二战”研究学者到我市探访“二战盟军”辽源高级战俘营遗址[N];辽源日报;2010年
10 熊睿 钟磊;二战中,英美对德经济目标轰炸为何效果差[N];中国国防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健敏;试论二战后的英美特殊关系[D];湘潭大学;2004年
2 凌明;美国保护关税与英美纺织品贸易(1883-1913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卢丽丽;从租借法案的终止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冬青;试析英美“特殊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贺;英国加入欧共体过程中的英美“特殊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雷颜童;从1950年12月的英美首脑会谈看朝鲜战争初期的英美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蕊;拿骚会议——兼论1960年代美国与西欧核战略冲突[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戴晨丽;从均势到战争[D];吉林大学;2008年
9 方泽林;对英美“火炬”行动背景及决策过程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洪武;19世纪英美文官制度改革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5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73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