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英国中世纪晚期普通民众的赡养习俗

发布时间:2018-04-28 00:00

  本文选题:英国 + 普通民众 ; 参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从中世纪晚期至近代早期,英国各地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赡养传统。虽然赡养需求的产生有多种情况,但一般都以契约形式将赡养的内容条款和数额明确下来。这样既可以确保受赡养者的权利,也易于解决赡养纠纷。比起单纯依靠血缘亲情和社会道德舆论监督,这一作法能更有效力地保障老人受赡养的权利。
[Abstract]:From the late Middle Ages to the early modern times, all parts of England have their own established tradition of maintenance.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circumstances, the content and amount of support are generally defined by contract. This ensures both the rights of the dependant and the ease of resolving maintenance disputes. Rather than relying solely on kinship and social and moral supervision, this approach is more effective in protecting the elderly's right to support.
【作者单位】: 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过渡时期英国富裕农民研究(15-18世纪)》(09CSS004) 廊坊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13-18世纪西欧乡村的赡养习俗》的成果(LSSB201101)
【分类号】:K895.61;K5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的生活与消费水平[J];世界历史;2001年01期

2 俞金尧;中世纪欧洲寡妇产的起源和演变[J];世界历史;2001年05期

3 柴晨清;;从赡养协议看英国土地继承中的市场化导向[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6期

4 王玉亮;;英国古代赡养习俗[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郭华;;英国中世纪晚期农民饮食结构的变化[J];齐鲁学刊;2008年03期

6 丁建定;;中世纪后期英国的民间慈善救济[J];学习与实践;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越;;从嫁妆制度的变化看古罗马社会妇女的经济地位[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2 卜风贤;;中西方历史灾荒成因比较研究[J];古今农业;2007年03期

3 徐旺生;;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结构和性质——中国古代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之二[J];古今农业;2008年01期

4 卜风贤;;灾民生活史:基于中西社会的初步考察[J];古今农业;2010年04期

5 杨晓敏;;论英格兰“寡妇产”的衰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姚玉民,舒建军;新世纪之初中国的世界史研究[J];世界历史;2002年06期

7 黄春高;;2000-2004年中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综述[J];世界历史;2006年03期

8 柴晨清;;从赡养协议看英国土地继承中的市场化导向[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6期

9 郭伟峰;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玉亮;;英国古代赡养习俗[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志坚;情与理的交锋[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华;中世纪晚期英国农民生活消费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彦斌;权力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玉华;中世纪盛期西欧圣母崇拜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涛;自然人行为能力制度之法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慧;近代早期英格兰妇女财产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黄德明;中世纪中后期西欧的城市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晓臣;十四世纪的黑死病与英国社会之变迁[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陈志坚;英国普通法中的不动产继承制度:1066—1540[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玉华;中世纪西欧圣母崇拜的兴盛及原因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谢经虎;中世纪西欧妇女的法律权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越;古罗马妇女经济地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义松;转型时期英国乡村现代化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9 孟庆银;近代英国农业市场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昊;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家庭财产分配方式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建彬;英国都铎时期的社会贫困与慈善、救济政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的生活与消费水平[J];世界历史;2001年01期

3 尹虹;16世纪和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流民问题[J];世界历史;2001年04期

4 尹虹;16、17世纪英国流民产生的原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向荣;论16、17世纪英国理性的贫穷观[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学增;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国的社会救济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鹏;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经济的影响——关于工业帝国衰落的非经济因素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2 张金鹏;关于工业帝国衰落的文化因素分析[J];社科纵横;1993年01期

3 渠绍淼;英国人与中国茶[J];山西老年;1996年05期

4 陈宏彩;;英国地方政府的文化建设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4期

5 陈丽;;浅谈对新社会文化史的理解和认识[J];南方论刊;2007年06期

6 李宝芳;;英国城市复兴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0年02期

7 周学麟;英国60年代的“文化革命”[J];现代外语;1996年03期

8 张秀萍;英国文化习俗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9 戴卫平;英国人姓名与英国文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吴新颖,龙献忠;英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江淮论坛;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士楚;;论19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念[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2 胡德平;;给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的贺信[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3 黄学良;;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张小华;;加大投入 走出困境 重铸辉煌——对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思考[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晓峰;;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文化创意产业[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6 刘小利;;建设创新型国家视角下的创意产业[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苏肖雯;;对草原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初步探讨[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卫平;;儒家礼乐文明与近代海派文明的互补——略论建构上海和谐社会的文明形态[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9 刘璐;;图书馆在实施河南文化强省战略中的作用和实现途径[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10 衣俊卿;;世纪之交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欣 编译;独特是我最大的亮点(下)[N];中国花卉报;2004年

2 马力;昼与夜,伦敦的文化接续[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桢桢 译;英国的日式花园[N];中国花卉报;2003年

4 唐荣沛;英国遗风悄然改变[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李欣 编译  ;独特是我的“招牌菜” (上)[N];中国花卉报;2004年

6 刘国昌;让不列颠感受中国文化的精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晓安;英国植物园插上“电翅膀”[N];科技日报;2004年

8 彭致;《哈利·波特前传》拍出2.5万英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叶书宏;“世界奇迹”岂是“海选”出来的[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10 王如君;音乐无界传友情[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晓玉;保罗·吉洛伊族裔散居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武桂杰;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徐德林;英国文化研究的形成与发展[D];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敏;英国足球文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黄杭杭;英国华裔学生双语双文化性身份认同形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杰;从“乡民”到“市民”[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4 吴鸿;迪克·赫布迪奇及其通俗文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李洁;英国文化艺术机构与文化旅游[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耿俪洳;川西羌族大禹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健;现代西方语境中早期“文化研究”的理论阐述[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范先明;熔炉文化与马赛克文化[D];四川大学;2005年

9 唐茂高;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文化契约交往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晚莲;文化价值论的一个新纲领[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12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12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4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