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有关晚清越南问题研究述评
本文选题:越南问题 + 中越关系 ; 参考:《东南亚纵横》2013年06期
【摘要】:越南问题是19世纪晚期引起清朝边疆危机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也是酿成中法战争的直接诱因,因而成为晚清外交的一个重要课题。该问题不仅涉及中越关系,而且还关联法越关系、中法关系,中法战争也是其解决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鉴于此种认知,笔者就国内外学界关乎该主题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简单爬疏,进而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依据与思考的空间。
[Abstract]:Vietnam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that caused the border crisis in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it was also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Sino French war. Therefore, it beca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diplomacy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not only involved the Sino Vietnamese relations, but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w and the Vietnam. The Sino French relations and the Sino French war were also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process of settlement. 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 makes a brief study of the related issues related to this topic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academic basis and space for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problem.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中越使者往来研究”(13CZS032) 2013年海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越南使者与清代中越文化交流”(HNSK(G5)13-134)
【分类号】:K252;K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振南;中法战争史研究百年回眸[J];近代史研究;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未醉,余罗玉;略论古代中越文学作品交流及其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赵和曼;广西籍华侨华人知多少[J];八桂侨史;1989年01期
3 赵和曼;再谈广西籍华侨华人知多少[J];八桂侨史;1993年04期
4 黄金;王飞霞;;古代中国移民与越南社会开发——以明末清初时期为例[J];八桂侨刊;2007年03期
5 邱普艳;;西方殖民主义者东来与越南的对外贸易[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6 张成;陈九如;;中法战争时期张佩纶主战思想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李志亮;;试论中法越南交涉中的文化碰撞[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宋北仑;关于中越关系的分期问题[J];东南亚纵横;1999年Z1期
9 雷慧萃;试论儒教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J];东南亚纵横;2003年02期
10 李未醉,余罗玉;简论古代中越医药交流[J];东南亚纵横;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关威;;中法战争前李鸿章与宝海、脱利古谈判述论[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欢;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云南大学;2011年
2 王志强;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研究(1881-1886)[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巧红;中越历代疆界变迁与中法越南勘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于在照;越南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闫彩琴;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越南华商研究(1640-1802)[D];厦门大学;2007年
7 夏路;复合权力结构与分裂国家统一模式[D];复旦大学;2008年
8 黄安辉;中国京族哈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蒋国学;越南南河阮氏政权海外贸易研究(1600-1774)[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景晓强;身份危机、面子与对外政策[D];外交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永贵;明清时期的桂越交通贸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陈海丽;中国饮食在越南的传承与嬗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苏彩琼;越南文字的变迁与民族意识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4 解莹;晚清运用国际法维护宗藩体制的理念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波;晚清政府接受和运用国际法过程中的失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童f 皓;试析中法战争之“乘胜即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陈东杰;李鸿章“和戎”思想及其在边防建设中的实践[D];新疆大学;2011年
8 姜振华;越南阮朝科举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9 陈少晶;美国从越南和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问题比较[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周兰兰;两江总督时期的曾国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铮;;关于宣光、临洮之战的评价问题[J];印度支那;1986年01期
2 龙永行;宣光、临洮战役初探[J];东南亚;1985年01期
3 杨万秀;评刘永福入越抗法的几个问题[J];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4 杨彦杰;刘铭传在台湾领导抗法斗争的几个问题[J];近代史研究;1985年04期
5 俞政;中法交战初期和战之争的形成[J];近代史研究;1987年06期
6 黄振南;刘铭传撤师基隆之我见[J];近代史研究;1992年03期
7 李俊山;;刘铭传在台湾的抗法斗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8 梁义群;论刘铭传抗法保台最佳战略战术的选择[J];历史档案;1997年04期
9 张学伟;关于刘永福与清政府的关系[J];曲靖师专学报;1989年02期
10 钟康模;;日本与中法战争[J];汕头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莉;;兰加斯特王朝议会君主制研究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李鹏涛;;革命研究在西方——20世纪“革命学”研究述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赵文亮;;近20年来中国学界的原子弹轰炸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日本学论坛;2006年01期
4 张翔;日本文化与东、西方文化——江户时代至当代日本比较文化研究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5 陈尚胜;;近16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述评[J];当代韩国;2009年03期
6 朴龙洙;;韩国新乡村运动述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孙瑜;;从国际法角度看中法战争期间的英国“中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郑需;袁仕仑;;1883—1885年中法战争的根源[J];东南亚纵横;1992年01期
9 小殷;;《中越关系史简编》完稿[J];东南亚纵横;1983年01期
10 何平立;论中法战争与清廷议和[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罗敏;;中国关于战后越南问题的认知与实践(1942~1946)[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2 刘学照;;日本的“脱亚入欧”和中国的“三甲纪念”[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3 贺圣达;李晨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缅甸民族问题研究述评[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葛兆光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陈正宏 越南汉喃研究院教授、院长 郑克孟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治历史地理学 周振鹤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化参事 贺圣达 复旦大学教授,中文系副主任 傅杰;从周边看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文婷;日本在中法战争时期的动向[D];南京大学;2011年
2 张勇;约翰逊时期美中大使级会谈中的越南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程金华;中国对美越和平谈判态度演变析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腾增友;1961-1969年美国对越政策中的中国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秋平;苏联对越南战争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潇冰;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美关系缓和[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晓云;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与反应(1958—1963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卢红;十九世纪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玲;张之洞的对日外交思想[D];安徽大学;2012年
10 黄亮;冲突与交流:中越宗藩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14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1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