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时期法美北约危机的成因
本文选题:戴高乐 + 法国政府 ; 参考:《史学月刊》2013年07期
【摘要】:正法国于1966年3月从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中的退出一直被视为冷战期间法美矛盾的最高潮。由于这一退出对冷战中的北约和西方联盟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关问题得到了西方学界长期以来的广泛关注。鉴于该时期法美两国的外交档案早已在十多年前相继解密,加上一些当事人留下的口述或回忆录资料,近年来西方学者
[Abstract]:The withdrawal of France from NATO's military integration agency in March 1966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culmination of the Franco-American conflict during the Cold War.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is exit on NATO and Western alliance in the Cold War, the related problems have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western scholars for a long time.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diplomatic archives of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were declassified more than a decade ago during this period, coupled with oral or memoir materials left by some of the parties, Western scholars have in recent year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分类号】:K565;K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百慧;;1959年法国从北约撤出地中海舰队事件初探[J];唐都学刊;2008年05期
2 王芝;;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戴高乐的法国“独立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3 李华;1964年戴高乐政府对华外交承认初探[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4 谭敏;;鲍尔与蒋廷黻电话记录(1964年1月24日)[J];冷战国际史研究;2010年01期
5 姜天明;试析戴高乐对美独立外交[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6 蒋希正;;试论戴高乐两度执政的政治影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7 李群英;;回望戴高乐——法兰西的外交灵魂[J];世界知识;2008年24期
8 袁腾飞;;小小准将担大任[J];可乐;2011年02期
9 宋永成;论罗斯福和戴高乐的法国大国地位之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一民;;收音机挫败兵变[J];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侯明东;;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历史回顾和反思[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2 罗敏;;中国关于战后越南问题的认知与实践(1942~1946)[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3 乔凡诺里;顾卫民;;本笃十五任教宗时期罗马教廷与中国的外交关系[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4 戴成钧;;战后法国农村人口外流加速的原因初探[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5 曹龙兴;;法国政府对西属美洲独立运动的政策演变[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蒙·波森 英国《军事历史》杂志 本报特约编译 叶子;二战中罗斯福排挤戴高乐[N];世界报;2009年
2 本报专稿 张锡昌 前驻法国使馆参赞;戴高乐没能实现的一个梦[N];世界报;2009年
3 彭梦瑶;二战时“历史罪过”,现政府该不该负责?[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王冰洁;苏德空战中的法国人飞行团[N];中国国防报;2008年
5 郭京花 张忠霞;60年了,,历史痕迹仍闪烁在大国恩怨中[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郭效东;法国抵抗组织因他而团结[N];中国国防报;2011年
7 张祝基;诺曼底登陆:今年纪念内涵多[N];人民日报;2004年
8 供稿/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纳粹德国核武揭秘[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纳粹德国曾进行三次核武器试验[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冷战是如何开始的[N];北京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百慧;应对戴高乐主义:美国对法政策研究(1958-1968)[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仕英;肯尼迪政府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房建国;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邹耀勇;巴黎城市发展与保护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侯锐;美国战略核导弹历史与冷战进程研究(1945-1968)[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游战洪;科学家与国际政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7 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8 刘子奎;遏制与孤立: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屹峰;肯尼迪政府的“中国观”与对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玉宝;早期苏联核计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光伟;戴高乐执政时期对联邦德国政策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毕欣欣;论《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的性质[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陈士;挑战者亦或应战者[D];吉林大学;2006年
4 高娜;论戴高乐的欧洲均势战略[D];吉林大学;2007年
5 蒋宏臣;戴高乐领导抵抗运动胜利的原因[D];河南大学;2007年
6 孟晓雪;约翰逊政府对联邦德国政策初探(1963-1968)[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佟娜;1961—1963年美国和加拿大核武器摩擦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艳丽;戴高乐第二次执政时期法国对华外交研究1958-1968[D];复旦大学;2010年
9 闫颖;特鲁多与1970年外交政策白皮书[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冯建宇;加拿大战后初期外交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49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4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