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与反应(1958—1963年)
本文选题:美国 + 中苏关系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冷战开始后不久,中苏同盟的成立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重大事件,这极大地壮大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而美国也一直密切关注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间的举动,并且在这种观察和估计的影响下分析中苏关系的发展状况,制定他的对华政策。笔者认为这些分析在中苏矛盾产生初期,基本都是错误的,而在中苏矛盾公开后则基本上都是准确的。 此外,笔者认为这种对中苏关系的评估成为美国制定对华政策的重要依据。由于中苏之间的关系在联盟建立初期是比较稳定的,所以美国制定的所谓“楔子”战略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反倒是中苏两党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分歧。1950年代的后几年里,美国的对华政策没有大的调整,而是在时刻的观察中苏关系的发展情况。当中苏之间的矛盾公开后,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及对华政策也没有大的转变。中苏即将分裂的时候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定程度的缓和战略,但这种缓和并不是美国对华认识上的根本性转变,亦不意味美国的对华政策有根本的变化。这只是美国对中苏关系进行评估后制定的以静观变的暂时对策。从此美国的对华政策又转入了新一轮的遏制状态,直到尼克松当政时期才有所调整。 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是出于对中苏关系理性的分析下做出的正确的预测,也正是这种预测使美国的对华政策并没有进行大的改变,而是在以前的政策基础上进行细微的调整。
[Abstract]:Soon after the Cold Wa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no-Soviet alliance became a major event for the socialist camp, which greatly strengthened the strength of the Soviet Union led by the socialist camp.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so closely followed the actions of these two socialist countries,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ch observations and estimates, it has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and formulated its China polic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se analyses were basically wrong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Sino-Soviet contradiction, but were basically accurate after the Sino-Soviet contradiction was made public. In addition, the evaluation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formulate its China policy. As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were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alliance, the so-called "wedge" strategy formul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On the contrar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Soviet parties within the socialist camp. In the latter years of the 1950s,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make a major adjustment in its China policy, but observed the development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at all times. After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were made public,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US understanding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and its China policy. When China and Soviet Union were about to split, the United States adopted a certain degree of detente strategy towards China, but this detente is not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United States' understanding of China, nor does it mean that there has been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policy. This is only a temporary response of the US assessment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Since then, America's China policy has changed into a new containment state, until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to adjust. The United States' understanding of Sino-Soviet relations is based on the correct prediction made by the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Sino-Soviet relations. It is precisely this kind of prediction that caus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policy not to undergo a major change, but to make minor adjust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policie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71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遥;;中苏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对外宣传[J];对外传播;2011年08期
2 李景贤;黄薇;;驻苏联使馆十二年 为周恩来翻译给邓小平作笔录 中苏关系的“四个十年”[J];文史参考;2011年12期
3 吴跃农;;从“塔什干讲话”到“海参崴讲话”——中苏关系正常化历程(下)[J];党史纵览;2011年09期
4 齐清顺;;前苏联专家及其在新疆的活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谢清明;;北塔山事件与中苏关系的演变[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张安福;;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与20世纪60年代中苏边境冲突[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4期
7 赵爱龙;夏耕;邓越;;浅析抗战胜利前后美国对华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特点[J];社科纵横;2011年05期
8 李佳玉;;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佚名;;防止苏军入侵,中国军方平原造山[J];文史博览;2011年07期
10 曹路;;刘少奇九个子女的今昔[J];干部人事月报;1994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景河;;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蕴山;侯衔正;;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3 杨婉蓉;;1947年魏德迈使华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4 程珂;;再论建国前夕毛泽东对美国的和解努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伟;;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机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汪小平;;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1950~1955)[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7 黄世相;;全面抗日战争初期中美中苏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1937~1941)[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章百家;;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研究述评(1937.7——1945.8)[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9 丁明;;从“正常化”走向“睦邻友好”——1989—1992年中苏(俄)关系简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栾景河;;《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比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王缉思;不必过于担心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记者 董爱波;中苏关系档案展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软遏制:美国对华政策新特征[N];文汇报;2010年
4 刘杉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美国对华政策智库的类别及特点辨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对华政策多重心思[N];人民日报;2010年
6 约翰·李 [悉尼独立研究中心外交政策研究员];美国对华政策之争,鹰派占了上风[N];国防时报;2010年
7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 宋国友;脆弱的巨人[N];东方早报;2010年
8 张举玺 夏冰;一部完整反映中苏关系史的力著[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曲星;美国对华政策缘何常“变脸”[N];光明日报;2010年
10 陈晓晨;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需了解中国核心利益[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春阳;论“疆独”问题与美国的政策[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刘子奎;遏制与孤立: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4年
3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安;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惠宇;1945-1949年美国的中国东北政策[D];吉林大学;2010年
6 卢祖送;九十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辩论[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白云飞;苏联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官进胜;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国会因素(1945-195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丁常昕;从缓冲区到结盟: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的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云;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与反应(1958—1963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山丹;冷战后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茂华;浅析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人权问题[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董秀兰;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与国共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丽;论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中国大国地位政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蔡秀梅;美国国会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分析:1979-2003[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云莉;冷战时期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8 李卓华;晚清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研究(1840-1911)[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曾绍军;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社会心态转变的美国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猛;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1911-1921年)[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76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7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