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民主化与拉美左派政党的变化与调整
本文选题:政治民主化 + 拉美左派 ; 参考:《拉丁美洲研究》2013年05期
【摘要】:政治民主化对拉美地区左派政治力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为拉美左派创造了全新的政治环境,既为它们提供了合法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空间,也为拉美左派的战略选择设置了限制因素。以巴西劳工党、乌拉圭广泛阵线和智利社会党为代表的一些左派政党根据民主化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不仅接受了民主选举的夺权方式,而且软化了政策主张,建立了多元的政治联盟,扩大了社会基础,从而为其在21世纪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拉美左派政党上台执政后,将面临如何深化民主的历史性挑战。
[Abstract]: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has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forces of the left in Latin America. It creates a new 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Latin American left,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them with the political space for their legitimat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sets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for the Latin American left's strategic choice. Some leftist parties, represented by the Brazilian Labour Party, the extensive Front of Uruguay and the Socialist Party of Chile, have adapted to the demands of democratization and have not only accepted the methods of seizing power in democratic elections, but have also softened their policy claim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luralistic political allianc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social foundatio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its ris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Latin America's left-wing party will face the historic challenge of how to deepen democracy when it comes to powe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分类号】:K56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振国;我看《二十世纪大博览》[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何丽华;;合作:西方政党关系的一个方面[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3 朱秀春;刘利民;;戴季陶早年政党政治思想论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张世均;;孟加拉国当代政党政治的特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世轶;;阿根廷的政党竞争与政治体制的转变[J];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03期
6 苏振兴;;拉美左派崛起与左派政府的变革[J];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06期
7 方旭飞;;20世纪末以来拉美左派政府的政策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拉丁美洲研究;2011年04期
8 夏立安;;现代墨西哥社会持久稳定的原因[J];历史研究;1993年06期
9 方旭飞;;巴西劳工党的执政经验与教训[J];拉丁美洲研究;2014年05期
10 郑颖;杨善发;;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左翼政府初级卫生保健改革述评[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百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林怀艺;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李华锋;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钱文华;美国两大政党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靳呈伟;拉美共产党的理论、政策与组织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许忠明;民初政党政治问题的再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永刚;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罗永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薛新国;欧洲社会党价值观多维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玲;欧洲议会中的政党及其功能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志彦;欧洲一体化影响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变革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3 李金志;当代中国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周英芳;俄国进步同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谭先龙;孙中山的政党转变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孙贵鹏;台湾竞争性政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D];暨南大学;2009年
7 黄凰;战后拉美三类左派政党影响力的比较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8 王芸;论政党外交[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889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8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