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美国进步时代文官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2 14:31

  本文选题:进步时代 + 官僚制度 ; 参考:《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进步时代是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经历的首次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这次转型肇始于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资本从分散到集中,从自由到垄断的过程中,公司垄断霸权通过政党分肥制将触角延伸至政治领域,形成政府俘获的局面,出现了转型期国家治理危机。政府为了摆脱此种不利局面,在文官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由此开启了美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序幕,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国家治理结构,促进了国家自主性和国家能力的提升,并为此后的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作了制度上的铺垫。
[Abstract]:The progressive era was the first period of economic-social transi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bega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apital from decentralization to concentration and from freedom to monopoly, corporate monopoly hegemony extends its tentacles to the political field through the system of partitioning fertilizer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forms the situation of government capture, which leads to the crisis of governance in the transitional countrie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is kind of unfavorable situation, the government carried on the reform in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thus opened the prelude of the modern 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promoted the national autonomy and national capacity,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arge-scale intervention of the stat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during Roosevelt's New deal.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分类号】:K712;D7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定涛,卢正刚;转轨国家中的政府俘获问题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2期

2 吴瑞财;;建立有效的官僚制度——国家构建的关键要素[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托马斯·海贝勒,刘合光,冯贞柏;转型国家的战略集团与国家能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01期

4 乔尔·S.赫尔曼;叶谦;宾建成;;转型经济中对抗政府俘获和行政腐败的策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2期

5 李剑鸣;西奥多·罗斯福的新国家主义[J];美国研究;1992年02期

6 石庆环;20世纪美国文官制度的历史回顾[J];美国研究;2001年02期

7 杨雪冬;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01期

8 曹海军;;国家能力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制度变迁[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9 鞠春彦;;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俘获与权力资本[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10 朱立言;龙宁丽;;美国高级文官制度与政府回应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玉坤;黄文勇;;转型社会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角色功能研究——以东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2 傅松涛;王艳慧;孟庆瑜;;美国教育行政准司法化和美国社会的和谐与强盛[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3 李健;;俘获与腐败的比较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钟洪亮;;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责任:1949—2009[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杨国栋;;政府能力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王妍;;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7 刘燕;薛蓉;付春光;;中国社会的转型路径与转型风险——兼论“中国模式”[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2期

8 陈晓春;张娟;;反商业贿赂与政府采购机制的完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9 韩琛;;重估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化主体性[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陈锋;;世界资本主义长程运动与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走向[J];城市规划;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倪星;程宇;;美国进步时代的廉政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overnance Reform In the Progressive Era of USA:Implications for China[C];2008年

2 杨国栋;张锐昕;;论政府行政能力的内涵及构成[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齐东平;;中间性组织成长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方劲;;社会劳动变迁过程中的个体安全议题[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建彬;;论特区后时代特区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问题[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岩;;从集体福利到公共财政:五保供养政策范式转变的挑战——以广东西部M市为例[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4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孙泽兵;党政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棉管;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1969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69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2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