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对历史修正主义的批判与辩护

发布时间:2018-06-02 19:45

  本文选题:历史学家之争 + 哈贝马斯 ;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爆发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是二战后联邦德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论争之一。论争双方就纳粹德国历史、德军在二战东线战场的作用、德国历史研究的学术多元化、历史学的公共性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论争双方分歧巨大、共识缺席。为了重建德国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诺尔特等历史学家从研究方法、历史叙事的逻辑性以及学术伦理等方面出发,对纳粹历史进行了修正式研究,并将纳粹罪行进行了相对化的处理。与此针锋相对,哈贝马斯及其盟友针对德国历史研究的新保守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认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建,不能以对纳粹罪行的修正式研究作为代价,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必须成为当代德国历史—政治思想结构性重组的关键环节。在即将迎来反法西斯战争以及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回顾和梳理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对于反思二战历史、批判法西斯在远东-太平洋战场的罪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dispute among German historians in the mid-1980 s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llectual debate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fter World War II. There was a fierce ideological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on the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the role of German troops in the battlefield of the Eastern Front of World War II, the academic diversity of German history studies and the publicity of history. The two sides of the dispute have great differences and the consensus is absent.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Germany, Nolte and other historians made a formal study of Nazi history from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methods, logic of historical narration and academic ethics. And the Nazi crimes were dealt with in a relative way. In contrast, Habermas and his allies deeply criticized the trend of neo-conservatism in the study of German history. They believed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could not be at the expense of the formal study of the Nazi crimes, reflecting on and criticizing the Nazi history. It must be a key link in the structural reorganization of contemporary German history-political ideology. On the occasion of the 69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Anti-Fascist War and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reviewing and combing the dispute between German historians and reflecting on the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Criticizing the crimes of fascism in the far East-Pacific battlefield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K5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繁华;文化崩溃时代的逃亡与归依——九十年代文化的新保守主义精神[J];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02期

2 朱达志 ,任浩 ,陈卫星;“新保守主义”的悖论[J];天涯;2000年04期

3 王传剑;新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外战略[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何宇宏;段慧如;;只重存在 不问成败——论张炜的保守主义[J];当代文坛;2007年01期

5 高华平;传统文化热已走向新保守主义了吗[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韩玉贵,马伟涛;新时期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张燕军;;新保守主义、民主和“大中东民主计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王晓霞,胡义伟;新保守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布什外交战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金元浦;何以“保守主义”而又“新”?[J];读书;1996年05期

10 王思睿;;今日中国的新保守主义[J];北京文学;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慧峰;俞祖华;;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方克立;;要注意研究九十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3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滕世华;;谁更偏好大政府——基于一种学理性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雷菁;洪灏;;新自由主义的由来、本质特征及其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研究述评[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卫;王振卯;;社会群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8 王国兴;;美国对华出口控制的趋势、因果与中国的对策[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希亮;;从三个“负面因素”的影响解析日本战争责任与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10 张业亮;;美国2006年中期选举及其对美内政外交的影响[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作者丁一凡;反击新保守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姜琳 编写;新保守主义就是明日黄花[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邓广(学人);新保守主义写作的多重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Ramesh Ponnuru;新保守主义控制布什政府外交政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康慨;伊拉克让福山自我终结[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求是;关注当代西方新保守主义思潮[N];浙江日报;2006年

7 马克·里拉 翻译 刘擎;“反动”的概念[N];文汇报;2010年

8 丁刚;新保守主义的终结[N];人民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谷亚光;学习西方不能生吞活剥[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沈丁立;布什的保守主义是否终结[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东;新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王联合;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子辉;美国新保守主义与布什外交战略[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肖克;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贾曦;保守主义理念与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黎世光;政治哲学的现代危机和古典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宗义;解析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决策[D];外交学院;2007年

8 张玉;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王磊;布什反恐话语分析[D];外交学院;2009年

10 刘彦;应对变化的世界: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1990-2006年)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池景慧;为自由而代言—欧文·克里斯托新保守主义思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克东;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影响浅析[D];四川大学;2004年

3 金龙云;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国际战略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沈小捷;新保守主义对小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召坤;新保守主义对小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0年

6 章浩;新保守主义与布什政府外交[D];外交学院;2004年

7 吴迪;试论威廉·克里斯托尔的新保守主义外交思想[D];辽宁大学;2011年

8 高四梅;美国“新帝国论”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许琳;美国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7年

10 胡渊;新保守主义与布什政府外交[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9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69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