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多面天皇与万世一系

发布时间:2018-06-03 07:13

  本文选题:身份 + 多重性 ; 参考:《学术界》2014年05期


【摘要】:天皇拥有神性天皇、权威天皇、权力天皇等多重身份,既有政治属性也有宗教属性。其中神性是天皇本质属性,也是其权威和政治属性的来源和保障。日本将天皇制和神道教相结合,推进天皇神性构建。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为天皇介入政治提供了合理、合法的平台。日本自古以来"统"、"治"分离的政治传统,使得天皇避免了成为众矢之的,为其在政治危机来临时构建了合理、合法的退出机制。多年的宣传和日本民众的集体无意识特点,使得民众习惯了天皇的存在并使之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这些环环相扣的因素,保障了日本天皇的万世一系并使得天皇继续存在下去。因此,我们必须警惕天皇的巨大权威被右翼分子利用,为军国主义招魂。
[Abstract]:The emperor has many identities, such as the divine emperor, the authoritative emperor and the power emperor, which have both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attributes. Among them, divinity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he emperor, and also the source and guarantee of its authority and political attribute. Japan combined the imperial system and Shinto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mperor's divinity.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integ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religion provides a reasonable and legal platform for the emperor to intervene in politics. Japan's political tradition of "unification" and "governance" since ancient times has made the emperor avoid being the target of public criticism, and set up a reasonable and legitimate withdrawal mechanism for the emperor when the political crisis came. Years of propaganda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of the Japanese make them accustomed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emperor and integrate it into the life of the Japanese. These interlocking factors protected the monarchy of the Japanese emperor and kept him alive. We must therefore guard against the use of the emperor's great authority by the right-wing to evoke militarism.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K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绍民;霍夫施塔特与《美国政治传统》[J];美国研究;1994年03期

2 陈其;剖析美国的政治传统——美国“统一史学”的历史贡献[J];世界历史;1997年04期

3 谭融,高华柯;法国政治中的权威主义与反权威主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杨静萍;孟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对美国政治传统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陈化成;;虔敬和自由:论塞缪尔·亚当斯对美国政治传统的塑造[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公绥;;拜占庭政治生活一瞥[J];历史教学;1986年06期

7 张新宇;;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李建永;;浅议贵族精神对现代政治和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以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为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9 谌章明;;英国启蒙运动的生成动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林中泽;新颖的立论,独到的眼界——读赫德逊的《欧洲与中国:从最早时期至1800年的双边关系概述》[J];世界历史;199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立凡;从东亚现代性进程看如何跳出亨廷顿逻辑[N];华夏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筠;论西方中世纪王权观[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珊珊;“城市老板”政治再评价:坦慕尼厅个案研究(1860-1910)[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建波;保守主义视域下的“大黑暗”[D];山东大学;2007年

3 林琳;美国平民军事教育体制的确立[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余涛;析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走“非暴力”斗争道路的原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艳;19世纪末美国市政腐败及其根源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新勇;杰克逊民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琨;半心半意的解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黄佩佩;潘恩思想对18世纪末英国工人运动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71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71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a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