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城市污染及其治理
本文选题:美国 + 工业城市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19世纪后期,随着南北战争的结束,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猛加快,这种形势下,在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大批新型工业城市。这些城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环境则急剧恶化,,这成为该时期各工业城市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即是对这些工业城市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治理和改革作出一番考察。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共四章。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写作的理论现实意义,并对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时限、环境污染的概念等作出了限定和说明。 第一章介绍了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城市发展的大致状况。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加剧,这也构成工业城市快速形成和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章主要描述了这些工业城市污染状况,并对污染原因作出了具体分析。文章从四个方面体现出工业城市污染的严重性,进一步揭示出城市环境的恶化正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所造成的系列城市问题和城市职能不健全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治理和改革的动力及治理的具体措施。总结出城市治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环境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污染情况仍然严重。 第四章结语部分简要总结全文。并总结出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城市污染和治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系列理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得出了某些有益的启示。
[Abstract]: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 with the end of the Civil War ,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ccelerated rapidly . In this situation , a large number of new industrial cities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Northeast and the Midwest . The urban environment has deteriorated sharply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itua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realistic meaning of this paper , and defines and explains the research object , the research time limit and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industrial citie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 After the Civil War ,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tensified rapidly , which also constituted the main power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ties .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escribes the pollution situation of these industries and makes concrete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pollution . 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seriousness of industrial city pollution from four aspects , and further reveals that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eries of urban problems and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urban function caused by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wer and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the governance and the reform ,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ity ' s pollution control activities , bu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 the urban environment still has not been treated at all , and the pollution is still serious .
The four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summary of the concluding remarks and summarizes the series of theoretical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American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governanc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 and gives some useful insights into these problems .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7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忻之湄;;回忆中,他成了一棵树[J];读者(原创版);2007年02期
2 兰溪;泽华;;你从山中来,可别只带兰花草[J];涉世之初;2002年09期
3 薛涌;;“低矮的”华盛顿[J];中国测绘;2010年06期
4 姚静芳;;无锡——充满温情和水[J];中国统一战线;2011年05期
5 陈淀国;;迷人的鹤乡——扎龙[J];森林公安;2003年06期
6 王大骐;大食;;塔塔家族 泥沼里的印度神话[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9期
7 周国平;;后现代乡愁[J];晚报文萃;2011年16期
8 ;好书大家看[J];神州;2010年06期
9 陈巧凤;;浅析陈云沈阳接收经验的形成原因[J];党史博采(理论);2011年06期
10 ;美国留学费用[J];华人世界;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科;傅珊;杨中智;徐晓白;;多溴联苯醚在典型工业城市土壤中的污染状况[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唐建军;王晓露;刘丰德;;美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发展模式及其启示——以BELLEVUE市公园与社区服务机构为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吴承照;方家;;美国城市自然保护与开放空间的历史演变[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谷峰;何俊仕;刘琳琳;林秋;谭萍;;鞍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5 王忠合;;美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探析[A];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程胜高;黎斌;;中等工业城市的环境问题特点及环保工作思路——黄石市环境保护情况调查与思考[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7 丁贤忠;;煤炭工业城市的环境建设与保护[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杨培雷;;美国城市治理机制的演变与启示[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锋;王如松;;资源型工业城市的产业生态转型与循环经济建设[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10 李群;方瑞祥;;工业城市交通管理与淮南的科学精神[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七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照春 通讯员 廖德文;走科学发展之路 建生态宜居工业城市[N];广西政协报;2009年
2 宋冰;纽约观光客数量去年降3.9%[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记者 邢传凯;实现了传统农业地区向现代工业城市的转身[N];铁岭日报;2010年
4 苍梧县县委书记 严伯贵;打造临江新工业城市[N];广西日报;2009年
5 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 余爱国;工业城市保增长首先要保企业[N];湖南日报;2009年
6 杨兴云;工业城市如何生态兼得?[N];经济观察报;2009年
7 记者 张莹;转型 一座工业城市的选择与未来[N];马鞍山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小鸽 毕云丹;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人文化绿色工业城市[N];渭南日报;2011年
9 日报特派记者 李斌;辉煌成就 美不胜收[N];柳州日报;2008年
10 崔江波;一座工业城市的农业路径[N];红河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立杰;美国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考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曾冰;基于知识吸纳的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杨长云;公众的声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市民社会与公共空间[D];厦门大学;2009年
4 孙春霞;现代美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源;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运作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壮松;美国城市经理制[D];厦门大学;2002年
8 何兰萍;动荡中的扩张——晚清外商在华工业之若干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刘昌寿;城市生态现代化:理论、方法及案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建平;成渝两地工业分工与合作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付灿华;19世纪后期美国工业城市污染及其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静;工业城市的节能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今诚;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白银工业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王小曼;济南市工业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美飞;上海市中心城旧工业地区演变与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明长;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工业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四川大学;2005年
8 王娟;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1870—1920年美国城市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涛;纽约市贫民区的治理[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布穷;美国市经理制简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9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7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