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在苏联成败中的影响
本文选题:资本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制度 ; 参考:《人民论坛》2013年18期
【摘要】: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看,走在世界前列的是那些率先建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国家,对于后起的俄日等国而言,如何对待先发国家,如何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之路,是其能否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条件。俄国作为一个后起国家,学习并赶超西方,曾是其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此过程中,俄国既有成功经验,更有失败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本来是在落后的俄国建立起来的,但苏共长期固步自封,导致苏联最终发生严重危机,国家解体。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history since modern times, the lead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those countries that took the lead in establishing capitalis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For countries such as Russia and Japan, how to treat the first-mover countries and how to find the right way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Is whether it can become a world power important conditions. Russia, as a late country, studied and overtook the West, which was an important goal of its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Russia has both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failure lessons. Socialism in the Soviet Union was originally built in backward Russia, but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 had long been self-contained, leading to the Soviet Union finally a serious crisis and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分类号】:D61;K5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天虹;;震动世界的纲领——谈谈苏共二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国际影响[J];江汉论坛;1959年03期
2 李润明;;俄共对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和反思[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姜跃;;居危何以思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8期
4 赵曜;;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内部出了问题——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年后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1年11期
5 郝宇青;;苏共执政的旧社会“负面合法性”的功能及其限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维·彼·波伐良也夫;;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续完)[J];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05期
7 张英岗;;浅析苏联社会主义演变的原因[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7期
8 张飞岸;;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的未来——“苏联解体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5期
9 米·伊·科京;李俊升;张树华;;苏联解体、苏共失败的原因[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9期
10 潘正祥;许正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心态的演化[J];理论界;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泽森;;根本原因在于无视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蒲国良;;十五年来关于苏联剧变原因的讨论[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左凤荣;;苏联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教训——为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而作[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建新;;关于苏联解体的再思考[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5 轩传树;;苏东剧变反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玉林;;试论一九一七年俄国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7 朱胜良;;苏共在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演变及启示[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8 思源;;中苏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和教训[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9 唐宝林;;托洛茨基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兼论斯大林与托洛茨基关于中国大革命的争论[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姚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发展道路的影响[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闻一;十月革命时期的“苏维埃”[N];学习时报;2007年
2 闻一;“荣誉法庭”——为苏维埃爱国主义而战(下)[N];学习时报;2007年
3 每文;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俄罗斯[N];学习时报;2006年
4 闻一;降低物价的许诺和现实[N];学习时报;2005年
5 闻一;“苏维埃宫”为什么没有建造起来?[N];南方周末;2005年
6 于沛;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全球史[N];光明日报;2007年
7 巴州二中 丁炜;浅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8 大卫·科茨 马萨诸塞大学阿姆斯特分校、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承新 译;苏联解体与当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闻一;“正”“反”之间求真理[N];北京日报;2007年
10 张树华;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克宁;苏共执政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李国宏;列宁斯大林文化革命思想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郭永胜;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鹤梅;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丽;论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制度改革[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兴锋;论苏联文学在苏联意识形态演变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09年
3 张钺;论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共话语权的丧失[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张慧珍;1917年俄国革命中的孟什维克[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5 施楠;试论中古晚期英国农民的家庭储蓄与保障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达;论列宁关于俄国土地制度变革的思想[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宇绚;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人力培训政策与充分就业[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董怡平;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思;都铎王朝晚期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张扬;中世纪晚期欧洲军事领域内的火药革命[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06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0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