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赫鲁晓夫的下台与美国的评估

发布时间:2018-06-11 18:42

  本文选题:苏联 + 美国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在苏联历史上,赫鲁晓夫时期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时期,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对正在进行的改革和民主化进程的高度热情;它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苏联度过了一个起初被称为“光荣”、但后来又被指责为“主观主义”的十年。赫鲁晓夫也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作为新旧时代交界线上的政治家,他内涵政治突破力的巨大潜能。 赫鲁晓夫执政十年在内政外交上的战略总体目标是:对内思变,对外思和。即内政的重点是改革,外交的重点是放在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上,努力谋求创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但在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召开的一次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被迫宣布辞职。标志苏联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一个重要时代的结束和以勃列日涅夫为代表的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对于赫鲁晓夫政权突然倒台的原因,长期以来,西方舆论认为是传统的“权力斗争”的结果。甚至赫鲁晓夫本人也供认不讳,他在回忆录中也作了这方面的表白。但事实上导致他下台的真正原因,是他执政以来执行的错误的政策造成的。这些错误集中体现在:经济政策的失误、政治改革引起的危机,使他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裁减军队和减少军事预算,使赫鲁晓夫失掉了军届人士的支持;另外,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却没能从根本上反个人迷信,使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上所做的一切最终成为把他送上被告席的依据。 本文论述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即“美国对赫鲁晓夫下台的评估”这一内容。首先,美国认为赫鲁晓夫下台后,影响未来苏联外交政策的因素主要有:集体领导和内部权力斗争、国内经济问题、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东欧局势的变化等。其次,美国认为未来苏联的外交政策走向应该是:短期内苏联外交政策将是赫鲁晓夫政策主流的延伸;美苏关系会暂时降温;为了与西方和中国竞争苏联对不发达国家将采取更积极的政策。最后,基于这样的推测和判断,美国对赫鲁晓夫下台之初苏联的外交战略进行了分析评估。美国认为赫鲁晓夫下台不会对双方军备控制协议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关于军备控制苏联可能会提出一些新的提案;苏联会继续关注北约内部组建多边核力量的进展情况,苏联的欧洲政策将受其在德国方面的强硬立场的限制;对古巴及拉丁美洲将采取新的战略,即号召拉丁美洲开展更大规模的宣传和斗争以便终止古巴的外交孤立,并减轻来自于美国的经济压力。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Khrushchev period was an important and complex period, which was important because it aroused a high degree of enthusiasm for the ongoing process of reform and democratization; it was complex. It was because the Soviet Union had passed a decade that was initially described as "glory" but later accused of "subjectivism." Khrushchev is also an important and complex figure. As a politician at the junction of old and new times, he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political breakthrough. The overall strategic goal of Khrushchev's domestic and foreign affairs for the 10 years in power is to think internally about changes. Think about the outside world. The emphasis of internal affairs is reform, the emphasis of diplomacy is on the relations with western countries, and efforts are made to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peaceful development. But in October 1964, at a central plenum, Khrushchev was forced to resign. Marked the end of an important era represented by Khrushchev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beginning of another era represented by Brezhnev. For a long time, the reason for the sudden fall of the Khrushchev regime Western public opinion thinks it is the result of traditional power struggle. Even Khrushchev himself confessed, and he made this statement in his memoirs. But the real reason for his ouster is the wrong policies he has implemented since he took office. These mistakes are reflected in: the failure of economic policy, the crisis caused by political reform, the loss of more and more supporters; the reduction of the army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military budget; the loss of Khrushchev's support from the military; and, Khrushchev opposed Stalin's personal superstition, but failed to fundamentally oppose personal superstition. What he did against Stalin's personal superstition eventually became the basis for putting him in the dock.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the second part. That is, the US assessment of Khrushchev's ouster. First of all, the United States believes that after Khrushchev stepped down,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future Soviet foreign policy are: collective leadership and internal power struggle, domestic economic problems,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and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in Eastern Europe. Secondly, the United States believes tha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Soviet foreign policy should be: in the short term, Soviet foreign policy will be an extension of Khrushchev's policy mainstream, US-Soviet relations will temporarily cool down; In order to compete with the West and China, the Soviet Union will adopt a more active policy towards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Finally, based on such speculation and judgment, the United State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Soviet Union's diplomatic strategy at the beginning of Khrushchev's resignation. The United States believes that Khrushchev's resignation will not have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the arms control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sides. However, regarding arms control, the Soviet Union may put forward some new proposals; the Soviet Union will continue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ogress of the formation of multilateral nuclear forces within NATO. The Soviet Union's European policy will be limited by its hardline stance on Germany; a new strategy will be adopted for Cuba and Latin America, calling for greater advocacy and struggle in Latin America to end Cuba's diplomatic isolation. And ease economic pressu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心雅;;在美国,那段平静而幸福的日子[J];黄金时代(学生族);2010年05期

2 娄岩;;在美国,我和儿子一起成长[J];侨园;2011年08期

3 Lovelaughlive;;谁说美国妈妈都放养[J];晚报文萃;2011年16期

4 滕海键;;美国环境政治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5 聂英男;杨博宇;王欢;;英美文官制度浅析[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6 李荣汉;;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可资借鉴的经验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7 陈洁;;西方国家弦乐小组课教育之比较[J];大舞台;2011年06期

8 张晓磊;;从利比亚战争看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9 何更生;丁晴;;中美鲁迅作品教学的差异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7期

10 张如彬;;美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与其它发达国家的发展比较[J];中国名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张博;;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3 李虹;;美国公益性地质工作发展方向[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4 庄佩君;;美国大都市区的行政联合及其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雷小生;刘淑春;;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对林业部门的借鉴[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6 刘莉莉;;浅析美国“精明增长”——一种值得我国借鉴的城市发展模式[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李约;;借鉴新加坡美国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冯琳;窦玉珍;;美国空军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9 彭树燕;;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董嫣;;美国航空工业空间布局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陈志宏;俄正积极建构国家软实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记者 马国仓;大型文献资料《苏联历史档案选编》问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3 郑庆元;投资、收藏两相宜的苏联邮票[N];中国集邮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唐见端 徐海清;沈志华 解密前苏联档案[N];文汇报;2010年

5 作者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陈晋;普京是怎样对待苏联历史的[N];北京日报;2007年

6 张树华;俄罗斯重编历史教科书 重新认识苏联历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孔祥斌;农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8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李兴耕;对普京的“苏联情结”要作客观分析[N];北京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曹苏红;总结苏联兴亡历史的经验教训[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陆南泉;梅德韦杰夫的价值观[N];学习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2 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雪峰;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6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房建国;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李恒阳;美国不扩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D];外交学院;2006年

9 李广艳;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南斯拉夫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梅;赫鲁晓夫的下台与美国的评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史界;“9·11”事件后美国反恐战略探析[D];新疆大学;2005年

3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解红丽;美国对西欧一体化政策研究(1947—1958年)[D];苏州大学;2005年

6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晓峰;美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郑晓军;美国投资基金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吴布林;资源委员会与美国的技术贸易(1932-1949年)[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06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06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