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二战后盟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分歧与决裂——兼论冷战对赔偿问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12 06:11

  本文选题:冷战 + 同盟国 ; 参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在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大盟国首脑共同确立了战后德国赔偿的"实物赔偿"和"分区赔偿"原则,同时也暴露了苏联和美英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矛盾。1946年5月,美占区停止向苏联交付赔偿物资,标志着三大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正式决裂。苏联和美英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互不信任加快了冷战到来的步伐。分区赔偿的执行还导致了德国经济的分裂。
[Abstract]:At the Yalta and Potsdam conferences held in 1945, the heads of the three major all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the Soviet Union jointly established the principles of "compensation in kind" and "compensation in districts" for German reparations after the war.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os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on the German compensation issue. In May 1946, the United States occupied area stopped delivering compensation materials to the Soviet Union, marking a formal break between the three major powers on the German compensation issue. The mistrust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over German compensation accelerated the cold war. The enforcement of district compensation also led to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German econom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YJC710047)
【分类号】:K1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乾;论二战后期中英美围绕香港战后地位问题的交涉与斗争[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2 夏小平;人·环境·国际关系——西方国际关系中的环境理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孙文沛;;德国化学工业的重生——记战后IG法本公司的审判与拆解[J];德国研究;2009年02期

4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02期

5 严双伍;从罗斯福到杜鲁门——战时美国对法政策的转折[J];法国研究;2000年02期

6 秦正为;;国际主义和大国主义——二战中斯大林外交政策的“双重性”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苑爽;张艳丽;丁红岩;;试论冷战起源的德国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金重远;;冷战与朝鲜半岛(1946—1949)[J];韩国研究论丛;2003年00期

9 田小惠;试析战后德国战败赔偿政策[J];世界历史;2005年04期

10 蒋清宏;苏军拆迁东北工矿业与战后赔偿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丁明;;外蒙古独立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蓝;;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抗日战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3 李玉贞;;国民政府同苏联的最后博弈者——宋子文、王世杰、蒋经国与斯大林的谈判(1945~1946)[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艳娜;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秀芳;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1945.8-1950.2)[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任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凤艳;苏联对德国的改造政策研究(1945-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鞠维伟;英国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处置德国的政策研究(1943-1949)[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爽;“美国至上”:对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一种解读[D];复旦大学;2004年

9 苑爽;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处理德国战争赔偿问题的政策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延龄;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改革与建设[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王倩;四国占领期间的德国妇女(1945-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勇;从马歇尔计划和第四点计划看杜鲁门时期的对外援助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玉娣;杜鲁门时期美国“冷战共识”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永锋;二战结束前后美国对德国政策的演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娟;论德国西占区的“再教育”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鑫;德国、日本二战史观迥异的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史莹;杜勒斯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罗永忠;苏驻德占领区宣传厅之演变及其影响[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李斌;论战后初期波兰工人党与波兰社会党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论丘吉尔的巴尔干战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滕海键;“冷战”研究述评[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王春红;战后初期美国对东欧政策的确立[J];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顾宁;;美国的中国通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美中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葛兆富;;试析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报复战略”衰落的原因[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薛银宝;;50年代中后期苏联援外政策对美国东南亚援助政策的影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4期

7 刘明周;佟玉兰;;英美政府在英国非殖民化问题上的博弈[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7期

8 张晓燕;;从博弈论角度浅析冷战中的自我协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新谦;;马歇尔计划成因新探[J];史学月刊;2009年06期

10 刘玉宝;;冷战背景下的苏联核计划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昌德;;德国法西斯是怎样上台的[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2 应兴国;;中国科学家在二战中所作的贡献[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弥贤;;利格尼茨与蒙古人(英文)[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4 叶念先;;世界语者与反法西斯战争[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供稿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战后争夺纳粹科学家内幕[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本报特约作者 许晟;从德国的欧洲到欧洲的德法[N];财经时报;2005年

3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德国 回忆历史反思责任[N];人民日报;2005年

4 罗峰;一封电报·一篇文章·一个时代[N];社会科学报;2005年

5 马晓燕 新华社特稿 记者 刘芳;“血与泪的记忆刻入了历史”[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供稿/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纳粹德国核武揭秘[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王录生;索取赔偿 讨还公道[N];贵州政协报;2000年

8 朱磊;不回避日尔曼血统,,英国女王德国寻根[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王成;损失惨重却为何未获赔款?[N];协商新报;2005年

10 李世安;执笔春秋 创学术新高[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又新;穿越“铁幕”:美国对“苏东国家”的冷战宣传(1945—1963)[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杨;冷战与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1945—1969)[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宋永成;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悲剧[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房建国;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宋涛;冷战初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研究(1947-196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沛;凤凰涅i肹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洪丰;美国对韩国援助政策研究1948—196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习罡华;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D];北京大学;2008年

9 金莹;“日台条约”与1950年代初期远东国际关系的形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马德义;从肯尼迪到卡特时期美国对韩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莹;1919-1933年纳粹党与德国大资本家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姜丽丽;德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栋;联邦主义视角下德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4 贺川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宋萍;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德关系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沈素红;德国绿党崛起的原因及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祁凯丽;1898—1901年英德同盟谈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崔向升;从临时劳工到公民[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苑华;二战后美、德难民政策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郑锋;晚期奥斯曼帝国的外交选择与政策转变[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8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08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9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