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历史的轮回与帝国情结——战后土耳其外交的三次转型与“阿拉伯之春”

发布时间:2018-06-13 00:35

  本文选题:土耳其 + 外交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奥斯曼帝国晚期曾先后出现过三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即大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凯末尔抛弃了上述三种思潮。但在二战后,土耳其开始逐步背离凯末尔主义,其外交先后出现了三次重大转折:从中立转向加入西方联盟,从偏重西方转向向中亚拓展,从偏重中亚转向向阿拉伯邻国拓展。土耳其外交及内政的变化预示了"阿拉伯之春"后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方向。
[Abstract]:There were three important political trends in the late Ottoman Empire, namely, Greater Ottomanism, pan-Islamism and pan-Turkism. After World War I, Kemal, the founder of the Turkish Republic, abandoned all three ideas. But after World War II, Turkey gradually deviated from Kemal doctrine, and its diplomacy had three major turns: from neutrality to join the western alliance, from the West to the Central Asia, from the Central Asia to the Arab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e change of Turkish diplomacy and internal affairs foreshadow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rab countries after the Arab Spring.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分类号】:K3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少聪;;土耳其外交新思维及其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2 邓红英;;土耳其外交转型析论[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10期

3 胡雨;;土耳其“东向”外交与其深层逻辑[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士昌,杨安武;略论二战非洲战场的开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金良祥;;伊核问题及其对地区和大国关系的影响[J];国际展望;2011年02期

3 李智育;;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政权的外交政策成因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5期

4 王春良;《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评介[J];世界历史;1989年01期

5 戴家墨,尚劝余;甘地与凯末尔的经济思想之比较[J];海南师院学报;1999年03期

6 尚劝余;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J];南亚研究;1994年03期

7 蔺焕萍;论现代伊朗之父礼萨·汗的改革[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刘中民;;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从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看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深层原因[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尚劝余,赖海波;甘地与凯末尔政治思想之比较[J];南亚研究季刊;2001年01期

10 姚尚建;;社会暴力的基本类型[J];晋阳学刊;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冀开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3 王新刚;现代叙利亚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相艳;摩洛哥王国的经济调整与政治改革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闫忠林;近代以来阿拉伯民族的觉醒与“王政时期”泛阿拉伯主义运动研究(1798—1958)[D];西北大学;2007年

7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焦玉奎;冷战后中东民族主义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詹晋洁;当代阿拉伯国家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杨明星;“第三方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影响以色列和土耳其关系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会芳;苏联伊朗关系演变研究(1917-1947)[D];兰州大学;2011年

3 宋健生;土耳其政府“东突”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谢敏华;浅析甘地思想的复杂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艾少伟;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D];西南大学;2006年

6 邹丽慧;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民族主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笑芳;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民族主义政策的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王文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土耳其外交政策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元元;影响伊朗土耳其关系的因素研究(1979年-2005年)[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何洋;两伊关系的多视角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驻安卡拉记者 李玉东;[N];光明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艳丽;;浅析迪斯累里的土耳其政策对英国的影响[J];黑龙江史志;2009年08期

2 戴文葆;;海峡的槰波——娭蒙特ZA公}修改UO题[J];世界知识;1946年17期

3 杨世勇;;矮个子的伟大人物[J];体育博览;1989年01期

4 杨宗;;天生是盲人 能画彩色画[J];西江月;2008年22期

5 蔡明忠;土耳其的伊斯兰节日[J];国际经济合作;1986年02期

6 刘中民;伊斯兰复兴运动与土耳其的社会历史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7 刘清云;;帆船时代的绝唱[J];海洋世界;2002年11期

8 ;土耳其商人和帽子[J];同学;2003年04期

9 王萍;Peggy Wang;;手工地毯——土耳其的精美名片[J];民间文化(中国文化产业);2007年07期

10 西遇尘;;摇头,Yes[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俊峰;;当代中国哲学的转向与转型[A];2004年学术前沿论坛哲学分会坛论文集[C];2004年

2 袁艳;;试论1958年委内瑞拉的政治民主化转型[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徐丽娟;;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中的几个观念问题[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暨信息工程与电子商务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帆;;现代政治文明建构过程中的城市规划转型——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理论研究该向何处去[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郭素君;;由观澜看深圳市特区外土地利用特征、成因及转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隋映辉;;经济全球化与科技产业转型[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俞志华;温树伟;;论WTO+网络环境下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两个转型[A];第二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晓明;;论现代农业发展中公共支出的转型[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建屏;金华;;外文期刊建设的转型与对策[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10 韩景;;中国保税区功能演化和空间模式转变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力;欧盟给“愤怒”的土耳其降温[N];光明日报;2007年

2 吴明;土耳其:靠什么与中国纺织业抗衡[N];中国纺织报;2006年

3 李玉东;布莱尔访问土耳其旨在安抚[N];光明日报;2006年

4 陈威 茆成群;中大客车批量驶进土耳其[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5 记者 张应昂;南昌是个极具竞争力的城市[N];南昌日报;2006年

6 刘文俊;土耳其:越境打击态度缘何强硬[N];工人日报;2007年

7 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经商室;土耳其经济简讯[N];国际商报;2000年

8 郎楷淳 编译;土耳其加速经改靠拢“欧洲俱乐部”[N];经理日报;2003年

9 李文;土耳其进口废钢价格维持高位[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王珍;土耳其对中国空调反倾销初裁7月出结果[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龙彪;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研究:一种双层认知视角的解析[D];外交学院;2008年

2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3 孔洪刚;执政党理念下新闻媒体的转型[D];复旦大学;2006年

4 阮宗泽;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东亚安全[D];外交学院;2005年

5 凌郁之;走向世俗[D];复旦大学;2005年

6 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向东;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志刚;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10 石正方;城市功能转型的结构优化分析[D];南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薇;二战期间土耳其的外交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卓娅;从亲苏到亲美[D];吉林大学;2006年

3 米智;后冷战时代土耳其的外交选择:西方与中东[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年

4 丁喜;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与土耳其关系[D];西北大学;2007年

5 田传宇;1902-1927年英国对沙特阿拉伯外交政策的演变[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庞珊珊;冷战后土耳其与美国、欧盟的互动关系[D];外交学院;2008年

7 展萍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苏联与土耳其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D];西北大学;2004年

9 马朝琦;土耳其库尔德问题透析[D];西北大学;2002年

10 周俊;转型中的土耳其外交[D];外交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011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11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