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略论费边社的社会福利思想

发布时间:2018-06-13 00:45

  本文选题:费边社会主义 + 社会福利 ; 参考:《史学月刊》2012年04期


【摘要】:19世纪后期英国工业化后产生的贫穷、失业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对于贫穷的责任归属和国家干预的合理性问题产生了新的看法。1884年费边社在伦敦成立,大力宣传社会平等和福利思想,并呼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社会问题。费边社认为,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应采取民主、渐进的方式,通过国家、议会自上而下实现。在费边社等社会力量的影响下,英国通过社会立法逐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走上具有英国特色的"福利国家"道路。
[Abstract]: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poverty , unemployment and other social problems emerged afte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Britain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 which caused people ' s attention . In 1884 , the social welfar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London to promote social equality and well - being , and call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5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孝明;试论早期费边社会主义的思想特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 刘金源;财富与贫困的悖论——论英国工业化的失误及其原因[J];史学月刊;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凡;;论英国衰落之福利因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梅雪芹,郭俊;论“奥克塔维亚·希尔制度”——19世纪后期英国改善贫民住房的一种努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赵晓芳;;政治学视角下的社会保障[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刘继同;市场-民主-福利社会主义及其前景[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5 刘章才;英国“福利国家”困境论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王玲丽;;从《卖花女》中的戏剧突转看萧伯纳的费边主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7 孟艳;郑素娟;;英国新模范工会述评[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4期

8 刘波,周敏凯;战后英国社会保障思想的变迁[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1期

9 丁建定;;英国新济贫法的出现及反新济贫法运动[J];东岳论丛;2011年05期

10 刘淑青;论费边社的现代福利理论[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芳;;行政给付与弱势群体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3 钟义凡;恩格斯曼彻斯特时期政党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5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高宇轩;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督教渊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红兵;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杰;战后英国共识政治研究(1945年—80年代)[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吴晓东;中国农村养老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孟曙初;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健;行政给付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翌;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住房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石敬翔;工业民主析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婷婷;论盛极而衰时期的英国劳资关系(1880-1900)[D];南京大学;2011年

6 徐聪颖;论强盛巅峰时期的英国劳资关系(1850-1880)[D];南京大学;2011年

7 奚慧玲;英国工党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的福利政策[D];南京大学;2011年

8 孙艳峰;上海社会保障城乡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邱二强;工联主义视阈下的英国工会[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江文娟;20世纪英国煤工尘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苏荣;;撒切尔政府福利制度改革与英国政党政治的关系[J];黑龙江史志;2010年11期

2 孟钟捷;;试析魏玛德国集体合同制的兴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李文静;;英国福利国家的产生与发展(1945—1970)[J];黑龙江史志;2010年21期

4 李工真;;德意志“福利国家化”政策的起源及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3年03期

5 吕亚军;;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家庭政策的嬗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刘成;;英国艾德里工党政府的福利政策[J];学海;2007年06期

7 安然;;福利国家改革与西方中产阶级的变迁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2期

8 杨立雄;杨月洁;;生活世界殖民化、话语商谈与福利国家的未来——兼论哈贝马斯与马歇尔、罗尔斯的区别[J];人文杂志;2007年01期

9 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J];世界历史;1995年03期

10 刘章才;;撒切尔政府时期英国福利国家改革论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银娥;;经济全球化对福利经济制度改革的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王振耀;;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机遇与挑战[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3 谢静;;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方巍;;发展性福利思想述评[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苏云;;福利和保障制度60年:理想模式、现实抉择和发展趋势[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苏东斌;;走向“有限福利”——兼评香港社会福利中的体制性障碍[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姜明世;;福利国家的政治制度基础[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8 曾国安;;论17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演进[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9 苏振芳;;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模式[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程宏业;;福利国家的理论分析——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塞密能 芬兰瓦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福利国家如何进行新的治理[N];经济观察报;2006年

2 秦晖;为自由而限权,为福利而问责[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欧洲福利国家 改革与痛楚[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化起;社会保障与福利国家:历史的选择[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嘉宾 秦晖 (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 主持人 天涯人物;为自由而限权,,为福利而问责[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秦晖;探寻中国福利问责之路[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王新颖/编译;“转型优等生”的福利国家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华迎放;“福利国家之父”的传世之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9 郑秉文;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N];人民日报;2010年

10 郑秉文;既取决于“路径依赖” 又与价值取向有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伟;政治哲学视域下的福利国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谢静;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陈维佳;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胡威;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治价值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兰花;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重构研究[D];南开大学;2008年

7 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艳艳;固化与形塑[D];吉林大学;2010年

9 马春文;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和转型[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周云红;美国、德国和瑞典的社会政策建设及启示[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明影;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子超;社会契约理论视角下的西方福利国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俊卿;关于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思考[D];天津大学;2010年

4 李颖娟;个体能力培养导向的社会福利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黄益;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社会排斥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海燕;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改革及其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郑丽;试论英国艾德礼政府的福利国家政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章才;二十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英国福利国家面临的问题及其改革[D];四川大学;2002年

9 虞秀凌;福利国家及其理论批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楼清清;贝弗里奇社会保障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1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11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