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东亚研究之问题、材料和方法
本文选题:东亚研究 + 中国学术 ; 参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01期
【摘要】:正每一时代的学术,都有其自身面对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有相应的材料和方法。然而问题的种类、层次和性质不同,清代词论家为了推尊词体,曾经提出"拈大题目、出大意义"①的口号,因此,我们也需要把考虑的焦点集中在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上。当然,由于认知角度和追求目标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大题目"、"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academic of each age has its own problem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the correspond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However, the types, levels and nature of the problems are different. In order to promote respect for the ci style, the Qing pronoun theorists once put forward the slogan "big topic, great meaning" 1. Therefore, we also need to focus our attention on the issue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f cours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the pursuit of goals, the "big topic" here is called "big."
【分类号】:K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枫;;发朦抉微,得未曾有——从《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看程千帆的研究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2 陈岚;杜诗体物艺术新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余祖坤;;乾元二年的杜甫及其诗美升华[J];杜甫研究学刊;2008年04期
4 胡迎建;;试论朱熹在八闽的山水诗[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潘定武;;古代文学教学散论[J];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胡迎建;;论朱熹的庐山诗[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林振礼;闽南安溪朱子文化发微[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赵环;;李商隐《锦瑟》主题辨析[J];南都学坛;2006年04期
9 郑国岱;王国维小说批评的圆照法论略[J];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廖栋j;;招魂曲:《楚辞》注释的抒情向度[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韩立平;南宋中兴诗坛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贾睿茹;两汉散文序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赵春丹;苏構及其诗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稳;“仲长园”现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秀敏;方岳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尤玉兵;白玉蟾文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田小林;民国年间宋诗研究概论[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倩;论宇文所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断片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培忠;;国际汉学的出现与汉学的变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王铁军;;近期哲学新书选目[J];哲学动态;2007年09期
3 罗耀九;;国学小识纵横谈[J];社会观察;2007年09期
4 石映照;;国学赶紧再热一热[J];出版广角;2008年03期
5 刘士林;先验批判与中国学术的新启蒙[J];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6 陈坚;;西方话语为何难以侵入中国佛学[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03期
7 管永前;;对国外中国学(汉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8 邓牧之,彭文兵;也谈中国学术文化的重建──兼与王晓华博士商榷[J];探索与争鸣;1998年03期
9 李少君;;90年代中国学术五大思湖[J];世纪论评;1998年Z1期
10 欧阳康;;当代中国文化构建的资源选择与价值取向——评有关“复兴国学”的争论[J];哲学研究;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斌;林汉昭;叶家灿;;合成水性涂料印花粘合剂的新材料和新工艺[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亲民;;新材料与功能材料de分类、应用与战略地位[A];2004年仪表材料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高克亮;魏东芝;;可降解生物材料聚乳酸应用开发及单体生物合成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4 黄荣;袁天文;陈琏;黄中强;杨林;;菊艺新材料——栌菊木研究初报[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5 韩相恩;张术兵;巴福新;;以二茂铁封端的热致液晶化合物的合成[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邱建华;尹逊河;王树迎;王广银;林进凯;;动物骨骼标本制作新技术应用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郜莉;兰小青;王玉庆;;加热炉离心通风机漏油的治理[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银梅;韩文峰;谌文武;丁亮;;LD新材料固沙技术的试验研究[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吕美东;易英仲;;洞巴水电站施工关键技术选择与应用[A];南方十三省(区、市)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成杰;;新工艺新材料在造纸行业设备维修领域的应用[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洁宇;《中国学术》:将学术规范进行到底[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陈来;“国际化”与“中国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邵龙宝;国学如何走向大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詹杭伦;什么是国学[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杨乃乔;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倾向与比较文学的本科建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俞晓群;大国学——一门公正与仁爱的学问[N];辽宁日报;2007年
7 魏泉;《青鹤》:为国学存一线生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 汝信;对话: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必经之路[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士林;国学:这个熙熙攘攘的东西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郑勇 张sリ,
本文编号:2050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5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