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美国对苏联的政策研究(1933-1941)

发布时间:2018-06-23 05:03

  本文选题:美国政府 + 苏联政府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摘要】: 在目前我国的史学研究中,大部分学者把研究的重心集中在冷战时期,而对1933—1941年美国对苏联的政策却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这一时期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无论在美国历史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美国同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国家——苏联的首次合作尝试,不仅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以及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且也为二战后美国对苏政策的塑造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和实践依托。 本文试图利用美国政府的解密文件和现有的研究成果,综合考察1933—1941年美国对苏联的政策,包括美国政府决定承认苏联的原因和过程、美国政府利用和限制苏联政策的基本确立、利用和限制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苏德战争后,利用和限制政策的结束与美苏战时合作的开始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究这个时期美国对苏联政策的表现、特征、原因和手段,揭示美国对苏政策的发展脉络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仍然并存,由于苏联解体后,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在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中仍然把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因此,研究美国对苏政策,探讨美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实质,有助于我国政府在目前的对外关系中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对策。 本文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结合了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通过对美国政府的解密文件进行梳理和分析试图说明三个问题:(1)美国对苏联利用和限制的政策是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被迫搁置与苏联的意识形态的分歧而采取的暂时的政策,它受制于美国当时的战略地位及战略目标;(2)美国对苏联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受美国对苏联错误的认知、僵化的外交手段以及国际社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此同时,意识形态在美国对苏政策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潜在作用;(3)美国对苏联利用和限制的政策是以防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促进经济的恢复以及扩张美国的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Abstract]:At present, in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f our country, most scholars focus on the Cold War period, but fail to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Soviet Union from 1933 to 1941. In fact, American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merican history and world histor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first attempt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 country with very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and ideologies, not only provided the necessary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anti-fascist alliance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war, It also provides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support for the shaping of American policy towards Soviet Union after World War II.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use of the documents declassified by the US government a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o investigate comprehensively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from 1933 to 1941, including the reasons and processes for the US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recognize the Soviet Union. The basic establishment of the Soviet Union policy,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se and restriction polic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tim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after the Soviet and German War. On this basis, by exploring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means of American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in this period, this paper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policy towards Soviet Un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orld history. In modern society, because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still exist in two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because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As the only superpower in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considers ideology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ts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socialist countries. Therefore, it studies the US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and discusse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ssence of the US foreign policy. It is helpful for our government to adopt the correct policy and countermeasure in the current foreign rela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history, and also combin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other disciplines. By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declassified documents of the US govern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ree problems: (1) the US policy of using and restricting the Soviet Union is a temporary policy that is forced to shelve the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 the Soviet Union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l and diplomatic difficulties. It was subject to the strategic position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t that time; (2)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the use and restric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was influenced and restric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erroneous percep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rigid diplomatic mea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deology also played a potenti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s the Soviet Union. (3)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against the use and restric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was to prevent the aggression of the fascist countries of Germany, Italy and Japan. Promote economic recovery and expand American valu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871.2;K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广金;;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苏美关系的影响[J];俄罗斯研究;2011年02期

2 谭融;杨淳;;论美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建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刘永亮;;试论毛泽东对美国民主的态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刘卫东;;美国政府为何差点关门[J];新湘评论;2011年12期

5 王玮;苏云婷;;美国进步主义时代政府改革论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07期

6 张德明;;东亚共同体与美国[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7 赵艳慧;;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J];黄河学刊;1997年02期

8 李怀才;;“肯定性行动”析论——美国族际政治的实践[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王桂红;;美国政府的休闲服务职责对我国的启示[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0 江雨;;胜利的保证 兵员动员与二战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J];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一飞;;美国INTERNET的密码政策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2 温恒福;;“斯密斯—休斯法”的颁布及其对美国一战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李东朗;;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外交活动[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4 萧鸣政;陈小平;;美国联邦政府人才评价的评析与启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苏英;吴灼亮;曲婉;;美国创新政策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6 苏英;吴灼亮;曲婉;;美国创新政策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其荣;蒲玉梅;;美国的中东政策与中东民族-国家关系发展态势[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叶露;董丽娴;郑晓云;王虹;马娜;陈玲;;美国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分析与思考[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士海;宋华明;;美国大学自治的制度保障探析及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曲正伟;;美国缩减班额计划的实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金华;1500亿暗藏国有化博弈 美政府金钱绑架AIG?[N];华夏时报;2008年

2 ;AIG获美政府1500亿救援[N];民营经济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徐志强;“联想目前尚不能直接入围美国政府采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记者 杨大威;专家详解美国政府采购[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9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美政府入不敷出 美元地位存风险[N];证券时报;2010年

6 记者 程瑶 报道组 叶宁;永康代步车入选美政府采购[N];浙江日报;2010年

7 记者 温宪 牟宗琮 李潇;反战与宗教极端情绪交织困扰美国政府[N];人民日报;2010年

8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邹强;冒牌专家忽悠美国政府八年[N];法制日报;2011年

9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克莱夫·克鲁克 兰晓萌 编译;预算让美国政府走向关闭?[N];华夏时报;2011年

10 记者 王丰丰;预算案可能让美国政府关门[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洪梅;美国对苏联的政策研究(1933-194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沈莉华;从对抗到承认:1917—1933年的俄美关系[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长木;论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D];吉林大学;2004年

4 燕玉叶;购买“和平”:冷战后美国对朝鲜的经济援助[D];复旦大学;2008年

5 冯晓玲;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颖;美国公共产品供给演进轨迹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王计昕;美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樊为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中东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钟健平;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张杨;冷战与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1945—1969)[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金萍;论媒体与政府的多极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2 丁晓莉;美国对外援助中的民间志愿组织[D];外交学院;2006年

3 张伟涛;“新帝国主义”评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芳;中美能源合作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张彩云;门户开放:20世纪上半期美国扩张战略的历史轨迹[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静;花旗银行近代在华活动与美国政府的关系探析(1902-1929)[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晨曦;论美国对玻利维亚政策(1952-1964)[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董丽君;论美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谢恩平;美国的《信息自由法》与媒体[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冯速;冷战后美国大战略下的东亚政策解读[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5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55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