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古代贝都因人与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风尚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4 09:49

  本文选题:游牧文明 + 贝都因 ; 参考:《西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本文重点比较分析了两种游牧民族——贝都因人与蒙古族在各自社会生活风尚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与内在原因。在世界历史上,游牧民族作为一支特殊的力量始终在亚欧大陆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同在亚洲地区的游牧民族,作为两大横跨洲际的古代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与蒙古帝国——的参与者与创建者,中东地区的古贝都因人与北亚高原的古蒙古人同属于游牧民族。但前者为沙漠游牧文化代表,后者则代表着草原游牧文化。两者之间既有共同之处,,亦有差异存在。在社会生活风尚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试图以此作为切入点,对沙漠游牧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进行比较性研究,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并力求从自然环境、经济和历史文化方面对造成这些异同点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解读。 本文分序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正文共三章。第一章主要从精神世界、社会结构两方面出发,对古贝都因人与古蒙古族的社会生活风尚进行阐述,细化了两种游牧文明的区别与共性。第二章则着重针对第一章中所提出的异同点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强调了自然环境、经济、历史与文化方面的因素。并且力求由此为突破口,对造成不同点的原因进行解释,以便于读者全面系统的了解良种不同类型游牧文明的特点。第三章则具体论述了这两种游牧文化对各自民族不同历史走向所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几乎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时至今日,贝都因人与蒙古族各自民族境遇的背后也都能依稀找到其古老文明传统的足迹。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fferences and internal reasons of the two nomadic peoples-Bedouin and Mongolian in their social life styles and so 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nomads, as a special force, have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Eurasia. As nomads in the same region as Asia, as participants and founders of two great ancient empires across the continent-the Arab Empire and the Mongol Empire, The ancient Bedouin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ancient Mongols of the North Asia Plateau belong to the nomadic race. But the former represents desert nomadic culture, while the latter represents grassland nomadic culture. There ar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In the social life style aspect manifests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take thi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carries on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to the desert nomadic nationality and the prairie nomadic nationality, summari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nd strives for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conomic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causes of thes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depth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reface,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text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spiritual world, the social structure two aspects, the ancient Bedouin and the ancient Mongolian social life custom were elaborated, has refined two kinds of nomadic civilization difference and the common character.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proposed in the first chapter, emphasizing the factor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economy, history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make readers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nomadic civilization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se two nomadic cultures o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trends of their respective nations. This kind of influence is quite extensive, almost manifests in the politics, the economy, the culture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To this day, the Bedouin and Mongolians can vaguely find the footprints of their ancient civilization behind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condition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昆;;《印象·蒙古》中的语意传达方式[J];中国陶艺家;2011年01期

2 查拉独几;;寻梦香巴拉[J];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3 俞灵;胡谱忠;宁才;;让13亿中国人的心灵都有栖息地[J];中国民族;2011年08期

4 学诚;;闽台佛教文化的时代精神——在“第三届海峡论坛·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活动开幕式上的致辞[J];法音;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晓克;;论匈奴在游牧文明发展史上的先驱者作用[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2 侯艾君;侯爱文;;论游牧文明的当代价值及其命运[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夏也春;;数理分析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起源和分离[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韩玮;;简析明清之前山西商业人文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玉德;;试论游牧民族与中华文明的演进[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李媛;;揭秘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以《狼图腾》为例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7 宁云楼;;忻府区八音艺术的特征及价值[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李广洁;;太原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彤宇;;论草原生态文化[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牛锐;正确认识游牧文明科学治理草原[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刘书润 内蒙教育学院教授;减缓沙尘暴要发挥游牧文明的作用[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金峰;游牧文明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宝贵财富[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宋启超;河套文化——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集聚的光辉典范[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5 本版组稿:陈永志;游牧文明 草原奇葩[N];中国文物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黄杰;草原的血脉总在跳动 游牧的车轮总在前行[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本报评论员;河套文化 生生不息[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8 董金铎 赵向阳 寇希志 王国文提供;引人关注的草原生态文明[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冯永锋;学界专家心中的治沙“狂想”[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宋启超;河套文化的新时代风采[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吉尔嘎拉;游牧文明:传统与变迁[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常玢;论影响中亚稳定的两大因素:伊斯兰教与大国争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元;古代贝都因人与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风尚之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叔嘎拉;半农半牧地区游牧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晔;试评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建华;关于斯基泰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龙高娃;乌拉特中旗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变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苏布德;风吹着这片草原[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夏丽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比较与选择[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石永亮;蒙古国草原畜牧业放牧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伊拉古;草原保护利用制度的完善[D];内蒙古大学;2006年

10 刘雪飞;斯基泰人与希腊罗马世界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61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61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